形态特征
植株高20-35厘米。
根
根圆锥形,表皮棕色。
茎
茎单一,暗紫色,具细条纹,无毛,仅上部有1-2个分枝。
叶
基生叶有柄,长7-9厘米;叶鞘长卵形,抱茎;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三回羽状分裂,第一回羽片5-6对,末回裂片披针形,长3-5毫米,宽1-2毫米,全缘;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茎上部叶较小,无柄;叶鞘卵形,紫红色,边缘膜质;叶片二回羽状分裂。
花
复伞形花序顶生和腋生,无总苞片;伞辐6-12,近等长,长1.5-2厘米,无毛;小伞形花序有多数花,小总苞数片,长于小伞形花序,上部羽状分裂,裂片线形,边缘窄膜质;萼齿线形;花瓣卵形,外表面紫红色,内面白色,基部楔形,顶端渐尖;花柱基短圆锥形,花柱较长,斜升或微向下弯曲。
果实
分生果卵形,背腹扁压,背棱和中棱线形突起,侧棱较宽,翅状,背棱槽内有油管1,中棱槽内有油管2-3,合生面有油管6;胚乳腹面平直。
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500—4000米左右的高山灌丛草地上。
分布范围
产我国西藏东部、四川(木里)、云南(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