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meyeri sabina squamata 柏科 粉柏
粉柏

粉柏,Sabina squamata cv. Meyeri,柏科圆柏属的一种直立灌木, 小枝密。叶排列紧密,上下两面被白粉,条状披针形,长6-10毫米,先端渐尖。球果卵圆形,长约6毫米。在天津、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庐山、山东、...

  • 中文学名粉柏
  • 拉丁文名Sabina squamata (Buch.-Hamilt.) Ant. 'Meyeri&
  • 别名翠蓝柏、翠柏、山柏树
  • 二名法Sabina squamata 
  • 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mae
  • 松杉纲 Coniferopsida
  • 松杉目 Pinales
  • 柏科 Cupressaceae
  • 亚科圆柏亚科 Juniperoideae
  • 圆柏属 Sabina
  • 高山柏 Sabina squamata
  • 分布区域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

形态特征

灌木,高1-3米,或成匍匐状,或为乔木,高5-10余米,稀高达16米或更高,胸径可达1米;树皮褐灰色;枝条斜伸或平展,枝皮暗褐色或微带紫色或黄色,裂成不规则薄片脱落;小枝直或弧状弯曲,下垂或伸展。叶全为刺形,三叶交叉轮生,披针形或窄披针形,基部下延生长,通常斜伸或平展、下延部分露出,稀近直伸、下延部分不露出,长5-10毫米,宽1-1.3毫米,直或微曲,先端具急尖或渐尖的刺状尖头,上面稍凹,具白粉带,绿色中脉不明显,或有时较明显,下面拱凸具钝纵脊,沿脊有细槽或下部有细槽。雄球花卵圆形,长3-4毫米,雄蕊4-7对。球果卵圆形或近球形,成熟前绿色或黄绿色,熟后黑色或蓝黑色,稍有光泽,无白粉,内有种子1粒;种子卵圆形或锥状球形,长4-8毫米,径3-7毫米,有树脂槽,上部常有明显或微明显的2-3钝纵脊。

粉柏(栽培变种)(中国树木学)山柏树(中国树木分类学),翠柏(华北经济植物志要)

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小枝密。叶排列紧密,上下两面被白粉,条状披针形,长6-10毫米,先端渐尖。球果卵圆形,长约6毫米。

粉柏系栽培植物,天津、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庐山、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市栽培作庭园树或盆栽。粉柏与高山柏的区别在于叶的上下两面均被白粉。

生长环境

喜光树种,能耐侧方遮荫。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寒性强,喜肥沃的钙质土,忌低湿,耐修剪,生长慢,寿命长。

分布区为亚热带中部和南部以及热带山地气候。年平均温13~17℃,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土壤为红壤,pH值4.5~5.5。翠柏在云南呈零散的小面积分布,多见于滇中南干热河谷的上缘山地,也偶见于滇中高原海拔偏低的地区。中性偏阳树种,幼年耐荫,以后逐渐喜光。耐旱性、耐瘠薄性均较强。林分上层乔木以翠柏为优势,并有杜英Elaeocarpussp.,大头茶Gordoniaaxillaris(Roxb.etKer.)Dietrr、黄皮花树WendlandiascabraKurz.云南油杉KetelleeriaevelynianaMast.等混生。当森林遭受破坏后,常有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Franch、白皮柯LithocarpusdealbatusRehd、光叶石栎L.mairei(Schottky)Rehd.等侵入,形成针阔混交林。更新良好,母树周围幼苗最多,随着幼树喜光阶段的来临,耐荫性的减退而逐渐死之。花期3-4月,果熟期9-10月。

贵州分布区的气候为中亚热带及南亚热带的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3—18.1℃,年降水量为1339毫米左右。分布区的土壤为发育在石灰岩上的黑色石灰土或为发育在泥质页岩及板岩上的酸性黄壤,pH值在4.6~7.3之间。在荔波高望,翠柏生长于岩溶丘陵山地的顶部,碳酸盐类岩石在良好的水热条件下,溶蚀作用十分强烈,岩石裂隙,石沟、石芽极为发育,土层浅薄。翠柏与另一类珍贵的树种短叶黄杉构成山顶部的优势种。其伴生树种有多脉榆、圆果化香、黄杞、青冈栎、窄叶蚊母树、四瓣米仔兰,灌木有椭圆叶越桔、老鼠矢、棕竹以及贵州特有的竹种贵州悬竹(亦咻小蓬竹)等。在从江加鸠地区,土壤为黄壤,pH为4.6~5.7。翠柏属旱生阳性树种,幼树较耐庇荫,对土壤适应的幅度较大。

分布范围

产于西藏、云南、贵州、四川、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安徽黄山、福建及台湾等省区。常生于海拔1600-4000米高山地带,在上段常组成灌木丛,在下段生于冷杉类、落叶松类及栋类等针叶树或针叶树阔叶树林内,或成小面积纯林。缅甸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喜马拉雅山区。

本种分布广,多型性表现得特别明显,无论其体态(从匍匐灌木至乔木),叶的长短与开展的角度,球果、种子的形状及大小等形态性状均有变异,这种变异在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明显。过去A.Rehder、H.Leveille、V.L.Komarov、B.Hayata等人曾将采自四川城口、贵州安顺、甘肃渭源和舟曲(西固)及台湾新高山的标本分别鉴定为J.squamatavar.fargesiiRehd.etWils.,J.lemeeanaLevl.etBlin.,J.kansuensisKom.及J.morrisonicolaHayata.经查核各原始文献及大量标本(其中包括上列各种的原产地标本),他们列举的主要特征并非稳定的形态性状,故予归并。本种与垂枝香柏S.pingii(Cheng)ChengetW.T.Wang及其变种香柏"var.wilsonii(Rehd.)ChengetL.K.Fu"的亲缘关系密切,其区别在于它的生叶小枝不呈柱状六棱形,叶通常较长,叶背沿脊具细纵槽。

主要价值

园林用途

翠柏树冠浓郁,叶色翠绿色,最适合孤植点缀假山石、庭院或建筑,尤其适宜与岩石配植,是优良的盆景植物材料。盆栽作室内布置,或盆景观赏。翠柏枝叶稠密,直立簇生,色蓝似灰,叶之两面如披白霜,树冠呈现蓝绿光泽,在松柏类中别具一格。树姿古朴浑厚,四季耸翠,终年均适宜观赏。

保护价值

翠柏属仅两个古老残遗的种,间断分布于北美与中国,中国台湾还有其变种——台湾翠柏var.formosana(Florin)ChengetL.K.Fu,对研究植物区系有重要价值。林质优良,生长快,枝叶茂密而浓绿,可作为分布区内荒山造林树种和城镇绿化与庭园观赏树种。

本种在国内及贵州的分布区均十分狭窄,种群数量稀少;翠柏高大挺拔,叶色苍翠欲滴,树形美观,木材清香,是极好的庭园观赏树种,还可作建筑、板料、桥梁、家具等用材。

经济利用价值

翠柏是一种优良的用材树种,木材材质细腻,纹理通直,有光泽具香气且耐腐蚀,可用在建筑、家具行业。同时,翠柏因为树形优美,树干挺直,常年翠绿,也可作为良好的绿化观赏树种和荒山造林树种。在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发面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翠柏枝叶细密,富韧性,可随意盘曲整形,可用于制作盆景。其木材管胞属于长纤维,可用于造纸行业,锯屑有止锈之效。翠柏种子可榨油,供制漆、蜡及硬化油等化工加工企业利用,又可入药有润肺、化痰止咳、消积之功效。

保护措施

在荔波高望,以翠柏和短叶黄杉为主的岩溶针叶林是十分珍贵的植被类型,两种植物均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因此,应该认真加以保护。除在荔波茂兰地区已建了保护区外,在丹寨孔庆尚有小片纯林,亦应划为翠柏自然保护点,从江、榕江、雷山等地的翠柏大树,也应挂牌保护,严禁砍伐破坏。翠柏对土壤的生态适应幅度较宽,可用种子或扦插繁殖,其生长速度与柏木相似,因此可以作为乡土树种,在贵州海拔780--1400米一带的石灰岩山地广泛种植。

繁殖培育

翠柏主要是以种子繁殖为主,人工繁殖主要是采用靠接、扦插的方法,翠柏扦插容易生根,可用此方法大量繁殖,扩大其种群分布,改善其濒危现状。综合翠柏的繁殖方法可知:翠柏在幼苗期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因此在幼苗时期为保证成活率需要搭棚遮荫,翠柏喜湿、抗病性强,在栽培过程中因多浇水、施肥,少修剪为宜。

繁殖方法

以靠接为主,亦可播种、压条、扦插繁殖。翠柏在南方扦插成活率高,在北方扦插成活率低。鄢陵县花农多采用靠接和腹接法繁殖

1、靠接

用侧柏做砧木,5月份进行靠接。接时,砧木不要打头,在一侧削10cm左右长的刀口,接穗的一侧也削同样长的刀口,木质部要多带些,对准形成层,用麻绳或塑料条缠紧,50d左右可愈合,成活后再剪去侧柏的顶端。

2、腹接

时间以11~12月为宜,用侧柏作砧木。选当年生健壮新枝作接穗,长10~15cm,削成楔形;在砧木向阴的一侧斜切一刀,切到1mm的木质部,切口在土里一半,地上一半的部位,刀口长3cm。砧木不要去头,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内,对准形成层,用塑料条缠紧,然后封土,封到接穗1/3处,用草粪盖2cm,上面再封一层土。来年“春分”后浇一次水,促其生长,成活后再剪去砧木上部。

3、扦插

采条及扦插时间为春季生长季节开始前2个星期(2月底~3月初),夏季以半木质化枝条为佳(7~8月)。选择翠柏3~10a生母树的枝条作为插条。将所采集的枝条剪成15~20cm插条,带顶梢,下切口平切,在50~100mg/L浓度ABT2号溶液中浸泡2h,深2~3cm。采用平插床,上面加设电子叶喷雾或遮阴塑料小拱棚,基质为蛭石或细河沙。扦插密度以插条叶子不相互重叠为宜。插后立即喷水,同时进行遮阴,插后保持空气湿度在90%~100%,气温不超过30℃。应用ABT生根粉处理插条进行扦插育苗、生根率达95%以上。

4、栽培管理

苗木移栽宜在春季3~5月进行,要带土球。每年1月可在树周围刨坑或开沟施肥。春季修剪,夏季中耕除草,注意防治病虫害。盆栽翠柏要选择合适的侧柏作砧木,2~3月上盆,1a后再靠接翠柏。成活后要经常向枝叶喷水,保持清洁美观。室内放置的要注意通风,怕热捂,隔3、4d要搬到室外晾晒,才能保持叶子翠蓝色,并注意整形修枝。

养护管理

放置场所:翠柏宜置于空气流通,阳光充足之处,夏季经常喷叶面水则利于生长,冬季可在室外越冬,如置于室内须注意通风,以免造成叶片黄枯脱落,影响美观。

浇水:翠柏不耐水湿,盆土利水不良过于潮湿可引起叶枯脱落,故盆土宜常带干。浇水须干透浇透,不干不浇,雨季久下不停时须将盆侧倒,不可积水。

施肥:翠柏较喜肥,故施肥可略多于其它松柏类,在4~6月生长旺季可每隔15天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水,夏季施2次稀薄的淡肥水,秋季在盆中放置发酵过的饼肥屑即可。

修剪:翠柏不宜多修剪,可将影响造型美观的平行枝、重叠枝及枯弱枝剪除,抽出过长的嫩枝梢可用手指掐摘去,以保持树形之美观。

翻盆:翠柏宜每隔2~3年翻一次盆,时间宜在春季3~4月份,秋季亦可。翻盆时将旧土去掉1B3~1B2,并整理疏剪根部,换以肥沃疏松的培养土。

病虫害防治:翠柏抗病性较强,偶有柏蚜和红蜘蛛为害。柏蚜可喷洒80%的亚胺硫磷1000倍液或80%的敌敌畏1000倍液防治;红蜘蛛可喷射氧化乐果1000~1200倍液或0.3度的石硫合剂防治。

濒危级别

渐危种。翠柏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及西南部,间断分布于贵州、广西及海南的个别地区。生于产通方便及村镇附近山坡、山麓的翠柏,常被砍伐作材用或薪柴,森林面积已逐渐缩减。

翠柏在贵州的分布区较狭窄,种群数量稀少;并且本种的分布区位于常绿阔叶林带内,由于无力与常绿树种竞争,常被迫退居到石质山地上部。这里岩石裸露,土层瘠薄,生境干旱,幼树的生长困难。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