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乔木,在原产地高达40米;树冠尖塔形;树皮红褐色,光滑,裂成薄片脱落;生鳞叶的小枝条扁平,排成一平面。鳞叶肥厚,先端钝,小枝上面中央之叶露出部分近方形,长1-1.5毫米,绿色,背部具纵脊,通常无腺点,侧面之叶对折呈倒卵状菱形,长约3毫米,小枝下面之叶微被白粉。雄球花椭圆形,长约3毫米,雄蕊6对,花药黄色。球果圆球形,径8-10毫米,熟时红褐色;种鳞4对,顶部五角形,平或中央稍凹,有小尖头;种子近圆形,长2.6-3毫米,两侧有窄翅。花期4月,球果10-11月成熟。
常绿乔木,原产地高40m,胸径1.5m;树冠尖塔形。树皮红褐色,裂成薄片。生鳞叶的小枝背面有白线或微被白粉。鳞叶先端钝,肥厚。球果径0.8-1cm,红褐无能;种鳞4对,顶部五边形或四方形,平或中央微凹,中间有小尖头。种子近圆形,翅窄。花期4月;球果10-11月成熟。
生长环境
较耐荫,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能耐-20℃低温,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分布范围
原产日本。适应地区:长江流域,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南京、扬州、镇江、南通、常州、无锡、苏州、合肥、芜湖、安庆、淮南、襄樊、十堰)。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
我国青岛、南京、上海、庐山、河南鸡公山、杭州、广州及台湾等地引种栽培。
繁殖方法
扦插,播种
主要价值
日本扁柏可作园景树、行道树、树丛、绿篱、基础种植材料及风景林用。日本扁柏木材坚韧耐腐芳香,供建筑、造纸等用。
良种特性
(1)生长: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生长速度超过黄山松、金钱松;与杉木、柳杉相接近,材质好,为优良的建筑、造船、家具用材。
(2)抗性:抗性强,耐低温,抗雪压,抗强风,抗冰冻,病虫兽害少。
栽培技术要点
(1)扦插育苗:取1-2年生长15-20cm的侧枝主梢或顶端的2级侧枝扦插,成活率95%以上,留床一年,2年生苗高30-50cm。
(2)播种育苗:4月上旬条播或散播,第2年分床移植,或剔除细弱苗木留床培育。2年生苗高30-40cm。
(3)造林抚育:2年生苗造林,株行距1.67×2m。造林成本低。林地只需劈草后水平带或大块状整地。2年生扦插苗造林成活率95%以上,造林当年可不松土抚育。
其他信息
种名: | 日本扁柏 |
别名: | 丝柏 |
拉丁名: | Chamaecyparis obtusa |
科名: | 柏科 |
属名: | 扁柏属 |
适宜地区: | |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 |
生长习性: | |耐荫植物 较耐荫,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能耐-20℃低温,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
生长类型: | |乔木类|常绿针叶乔木 |
观赏特性: | 观叶 |
园林用途: | |林丛类|行道树|绿篱及绿雕 日本扁柏可作园景树、行道树、树丛、绿篱、基础种植材料及风景林用。日本扁柏木材坚韧耐腐芳香,供建筑、造纸等用。 |
繁殖培育: | 扦插,播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