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叶硬纸质,狭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8~16厘米,宽2~4厘米,顶部长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很少上段边缘浅波浪状,中脉的下半段在叶面微凸起,侧脉每边11~14条,支脉不显,叶背被向同一方向倒伏的柔毛兼被紧实的蜡鳞;叶柄长1~1.5厘米。雄穗状花序三数穗排成圆锥花序,少有单穗腋生;雌花每3朵一簇,花柱长约1毫米,壳斗圆球形或扁圆形,或顶端略狭窄而伸长呈乳头状凸起的梨形,径26~32毫米,全包坚果或兼有包着坚果的3/4,壳壁上薄下厚,顶部薄,小苞片三角形,分明,覆瓦状排列,伏贴,位于壳斗顶部的密接而细长,有时向壳斗的顶口下弯,鳞秕细片状,略松散,无毛;坚果扁圆形或近圆球形,径20~25毫米,栗褐色,无毛,无白粉,果脐深约1毫米,口径14~20毫米。花期8~9月,果次年10~11月成熟。模式标本采自广西融安县。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于海拔500~1200米山地杂木林中。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贵州四省南部、广东、广西。
主要价值
树皮暗灰至灰黑色,不开裂,树高约13米的树皮厚约8毫米,内皮淡红褐色,脊棱显著突出。果实含淀粉为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