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叶纸质,稍硬,卵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9厘米,宽1-4厘米,顶部短尾状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叶缘有3-6锯齿状钝裂齿,中脉在叶面平坦或微凸起,有时微凹陷,被粉末状细毛,侧脉每边7-10条,在叶面微凹陷,支脉纤细,尚可见,两面同色,嫩叶背面脉腋上有小丛毛;叶柄长0.5-1.5厘米,雌花常着生于雄花序轴的下部,或由少数组成花序,单朵、或很少兼有2朵一簇散生于被灰黄色短绵毛的花序轴上,花柱3枚,长达3毫米,斜展。果序轴粗2-3毫米,有皮孔;壳斗浅碟状,高4-8毫米,高15-25毫米,包着坚果基部,壳壁上薄下略厚,厚1.5-2毫米,小苞片阔三角形,中央肋状突起,紧贴,覆瓦状排列,被灰棕色甚短的毡状毛;坚果扁圆形,顶端圆或稍平坦,高10-18毫米,宽20-30毫米,果壁厚3-6毫米,硬角质,无毛,透熟时纵向缝裂,果脐的四周边缘凹陷,渐向中央部分稍隆起,口径13-24毫米。花期4及8月,果次年7-10月成熟。
生长环境
本种生于海拔300-1600米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在海南它生于离海岸不远的缓坡灌木丛中。
分布范围
产台湾中部以南(南投、屏东至恒春等地)、海南东部(文昌),在台湾。
分布在台湾以及海南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6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目前尚未人工栽培。油叶柯是一种稀少的植物,在中国被列为易危受保护物种。
主要价值
果实敲开生食,或煮熟、炒熟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