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米。枝深紫红色或黄褐色,初有柔毛,后变无毛。叶椭圆形至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5-10厘米,宽1.5-2.7厘米,先端长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带白粉,具疏绢毛,全缘或有疏细齿;叶柄长5-15毫米。
雄花序近无梗,长3-5.5厘米,轴有绢毛;雄蕊2,花丝具疏柔毛,长为苞片的2倍,花药卵状长圆形,黄色;苞片长圆形,黄褐色,两面被绢质长柔毛和缘毛,腺体倒卵圆形,长为苞片的1/3;雌花序圆柱形(果序长6-10厘米),花序梗长约10毫米,轴具柔毛;子房卵状长圆形,有柄,花柱长为子房的1/3,柱头2裂;苞片披针形至椭圆形,有毛;腺体1,腹生;
蒴果卵状长圆形,长约5毫米,先端尖,被灰色柔毛。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450-2100米的林缘、山谷等处。
分布范围
产于我国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等省。
变种
无毛紫枝柳(东北林学院植物研究室汇刊)
var.glabraC.Y.YuetC.F.Fang,东北林学院植物研究室汇刊,9:29.1980.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子房无毛;苞片两面无毛,但有疏长缘毛;腹腺条形,较长,花序稍短。又与无毛川柳S.hylonomaSchneid.f.leiocarpaGorz相近,但叶全缘,两面侧脉与网脉纹都很不明显,幼叶无褐色毛;子房有柄;苞片两面无毛;腹腺较短;又与小叶柳S.hypoleucaSeemen.相近,但叶形大;子房有柄;苞片有疏长毛;腹腺条形,较长;花序基部无叶或仅1个小叶。
产甘肃南部。生于山坡林缘。模式标本采自白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