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多年生肉质植物。株高8~10厘米,株幅15~20厘米。茎球状或短圆筒形,很容易从旁生出新茎是因为有很多的生长点,花开于顶端棱角的软刺之间。易生不定芽,常群生,茎具12~20条纵向排列的锥状疣突,绿色。叶片着生在每个疣突的顶端,细小,早落。聚伞花序,着生在主茎或分枝茎的顶端,花杯状,黄绿色。花期夏季 。
生长环境
琉璃晃是一个小的种群,按少数个体长在砂石土地中,常发现于白色石英砂石表面上。 他们大部分生活在裸露的地面上,也部分生长于小灌木丛的阴影中。野生的琉璃晃大部分植株隐藏生长在地下,完全生长在地面之上的部分,形状像一个半球或一个垫子 。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南非地区。
栽培技术
浇水:耐干旱,刚栽时少浇水,生长期每周浇水一次,冬季每月浇水一次。
光照:全日照。
施肥:较喜肥,生长期每月施肥一次。
注意:琉璃晃汁液有毒的,对眼睛,皮肤和粘膜特别危险。 所以要极端注意不要让任何汁液接触你的眼睛或嘴巴。 栽培植物必须小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