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互生 基部 散尾 桄榔 羽片
散尾棕

散尾棕,从生灌木或小乔木,高2.5~3.5m。叶互生,羽状全裂,小羽片互生,排成一平面、呈二列状,线形;叶鞘具黑色的网状纤维。肉穗花序,腋生,多分枝,螺旋状排列。喜阴,不耐热,喜肥沃土壤。 中文学名散尾棕...

  • 中文学名散尾棕
  • 拉丁文名Arenga engleriBecc.
  • 别名山棕、香桄榔
  • 被子植物门
  • 单子叶植物纲
  • 棕榈科
  • 桄榔属

形态特征

从生灌木。叶全部基生,羽状全缘,长2~3m,裂片约40对,互生,长20~55cm,宽1.5~3.5cm,顶端长而渐尖,中部以上边缘具不规则的啮蚀状锯齿,顶部的羽片顶端变宽,具啮蚀状齿,基部仅一侧有耳垂;基部的羽片较短而狭,上部的羽片较短而宽,叶面深绿色,背面被银灰色鳞粃;叶柄基部的上面具凹槽,背面凸圆,其余为近半圆柱形,叶柄和叶轴被黑色鳞粃;叶鞘具黑色的网状纤维。肉穗花序,腋生,长30~50㎝,多分枝,螺旋状排列在花序轴上;花雌雄同株,雄花长圆形,长约1.5㎝,雌花近球形,橙黄色,有芳香气味。果实卵形或近球形,直径约1㎝,初时橙黄色,成熟后红色。花期5~6月,果期11~12月。

生长环境

喜阴,不耐热,喜肥沃土壤。

分布范围

台湾有分布,南方各省区有栽培。日本也有引种栽培。

主要价值

1.可作耐阴园林绿化树种。

2.嫩芽可食用。

3.嫩叶可破淤血,治疗高血压,制止血药等。

毒性

果或花的汁液接触皮肤后可致使皮肤过敏,出现瘙痒、红肿等症状。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