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当年生枝被绒毛;二年生枝无毛或稍有毛,红黑色。芽黑褐色,有毛。叶椭圆形、椭圆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6-8(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或急尖,扭转,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面无毛或沿脉上有短柔毛,深绿色,下面密被绒毛,幼叶常杂生锈色绢毛,成熟叶的毛逐渐脱落,下面白色,上年的落叶上面呈灰褐色,全缘,萌枝叶长可达18厘米,边缘有腺齿,开花时叶很小。花序先叶开花或与叶同时开放,长2-(4)厘米,粗6-10毫米,花序梗短或无,基部无叶或有1-2小叶;雄蕊2,花药黄色,稀红色,花丝2/3有柔毛;苞片倒卵状长圆形,先端圆截形或有缺刻,外面上部红黄色,被柔毛,上部和边缘的毛较长,内面无毛或稍有毛;腺体2,背生和腹生,有时分裂;子房卵状圆锥形,无柄,有的呈红紫色,密被柔毛,花柱长,2深裂,柱头2裂;苞片同雄花;腺体1,腹生。果序长可达8厘米,其梗也伸长;蒴果长5.5毫米,近无毛。花期4月下旬-5月上旬,果期6-7月。
本种与白背柳S.balfourianaSchheid.,银背柳S.ernestiSchneid.相似。主要区别为本种叶下面密被伏生的铅灰色绢毛,有光泽,至老叶毛也很少脱落,叶脉不明显,花柱及柱头不扭曲。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800-4000米的山坡或灌丛中。
分布范围
产自于云南西北部。模式标本采自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