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灌木,高1-2米;小枝浅褐色至红褐色,具紫红色腺毛,柔毛和宽扁的稀疏皮刺。
小叶5枚,有时在花序基部具3小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1-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顶生小叶基部近圆形或近心形,上面具稀疏柔毛和腺毛,下面具柔毛和腺毛,边缘有不整齐粗锐锯齿;叶柄长3-5厘米,顶生小叶柄长1-2厘米,与叶轴均具柔毛和紫红色腺毛;托叶线形,有柔毛和腺毛。
顶生花序近圆锥状,腋生花序总状或近伞房状,花梗、苞片和花萼被柔毛和腺毛;花梗长1-2厘米;苞片线状披针形;花中等,直径约1厘米;萼片披针形,顶端急尖至渐尖,花后常直立;花瓣近圆形,白色或顶端微红;花丝线形;雌蕊稍长或几与雄蕊等长,花柱无毛,子房具柔毛。花期5-7月。
生长环境
长序莓生长于海拔1000-2000米林下、荒地或岩石阴处。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湖北西部、四川(南川)、贵州。
近种区别
此种和腺毛莓R.adenophorusRolfe相近,但后者小叶常3枚,顶生花序为总状,腋生者成花簇;花瓣紫红色;花梗较短,长6-10毫米。
栽培技术
悬钩子栽前要将苗木的根系在水中浸泡12-24小时,使根系吸足水分以利提高成活率。栽植的要求是深栽浅埋,深栽就是苗木的根系要距地面10-15厘米,浅埋就是在苗木周围30厘米以内,覆土时不要超过苗木原有的土印。深栽是因为每年新生的根状茎随着树龄增长而逐年上移,而下边的根系会逐年老化,为保证树体的正常生长,要深栽。浅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
悬钩子春季栽植后,由于植株的营养中心在地下根部,而不是地上,一般需要1-2个月的时间才能抽出基生枝,这是悬钩子与其他种类果树不同的特殊性,所以调查悬钩子的成活率宜在栽后2个月进行。秋栽后,悬钩子的根系在土壤结冻前已恢复生长,而地上部分芽体进入休眠状态不萌发,这样不仅提高了成活率,而且为第二年的快速生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悬钩子秋植的成活率要比春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