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乔木,胸乔达70厘米,一年生枝苍灰色,皮孔多,枝、叶均无毛。叶纸质至薄革质,倒卵状长圆形,常兼有长椭圆形的叶,长12-15厘米,宽5-7厘米,顶部突尖或短渐尖,基部短尖或渐狭尖,沿叶柄下延,叶缘在近顶部有少数钝裂齿,或兼有全缘,中脉在叶面近于平坦,侧脉每边12-25条,支脉颇明显,彼此近于平行,嫩叶背面沿中脉两侧有褐锈色糠秕状鳞秕,成长叶有薄腊鳞层;叶柄长2-5厘米;雄圆锥花序长达20厘米,花序轴及花枝粗壮,有灰白色鳞秕层;雌花序轴被微柔毛;雌花每3朵一簇,花柱约1.2毫米。果序轴粗10-12毫米,有灰白色皮孔;壳斗碟状,宽15-25毫米,高7-10毫米,下部厚,硬木质,小苞片三角形或四边菱形,覆瓦状排列,紧贴壳壁,有微柔毛及蜡鳞;坚果扁圆形或阔圆锥形,顶部平坦或锥状,高16-22毫米,宽20-28毫米,栗褐色,底部果脐凹陷,口径10-15毫米。花期5-8月,果次年8-11月成熟。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700-2900米山地常绿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台湾(乌来、太平山、玉山、阿里山、武威山、峦岱山、宜兰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