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灌木或乔木;通常被星状毛。叶互生或对生,全缘或有锯齿,有时具裂片,下面常有颗粒状腺体,近基部具2至数个斑状腺体,有时盾状着生;掌状脉或羽状脉。
花雌雄异株或稀同株,无花瓣,无花盘;花序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雄花在每一苞片内有多朵,花萼在花蕾时球形或卵形,开花时3-4裂,裂片镊合状排列;雄蕊多数,花丝分离,花药2室,近基着,纵裂,药隔截平、突出或2裂;无不育雌蕊。雌花在每一苞片内1朵,花萼3-5裂或佛焰苞状,裂片镊合状排列;子房3室,稀2-4室,每室具胚珠1颗,花柱分离或基部合生。
蒴果具(2-)3(-4)个分果爿,常具软刺或颗粒状腺体;种子卵形或近球形,种皮脆壳质,胚乳肉质,子叶宽扁。
产地分布
野桐属约14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25种,11变种,主产于南部各省区。其中白揪产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和台湾。
下级分类
羽脉野桐组Sect.Axenfeldia(Baill.)PaxetHoffm.粗毛野桐组Sect.Hancea(Seem.)PaxetHoffm.野桐组Sect.Mallotus粗糠柴组Sect.Rottlera(Reichb.f.etZoll.)AiryShaw刺果野桐组Sect.RottleropsisMuell.Arg.香野桐组Sect.Stylanthus(Reichb.f.etZoll.)PaxetHoffm.
模式种
白揪Mallotuspaniculatus(Lam.)Muell.Arg.
乔木或灌木,高3-15米;树皮灰褐色,近平滑;小枝被褐色星状绒毛。叶互生,生于花序下部的叶常密生,卵形、卵状三角形或菱形,长5-15厘米,宽3-10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波状或近全缘,上部有时具2裂片或粗齿;嫩叶两面均被灰黄色或灰白色星状绒毛,成长叶上面无毛;基出脉5条,基部近叶柄处具斑状腺体2个,叶柄稍盾状着生,长2-15厘米。
花雌雄异株,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分枝广展,顶生,雄花序长10-20厘米;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渐尖,苞腋有雄花2-6朵,雄花:花梗长约2毫米;花蕾卵形或球形;花萼裂片4-5,卵形,长2-2.5毫米,外面密被星状毛;雄蕊50-60枚。雌花序长5-25厘米;苞片卵形,长不及1毫米,苞腋有雌花1-2朵;雌花:花梗长约2毫米;花萼裂片4-5,长卵形,长2-3毫米,常不等大,外面密生星状毛;花柱3,基部稍合生,柱头长2-3毫米,密生羽毛状突起。蒴果扁球形,具3个分果爿,直径1-1.5厘米,被褐色星状绒毛和疏生钻形软刺,长4-5毫米,具毛;种子近球形,深褐色,常具皱纹。花期7-10月,果期11-12月。
主要价值
该属一些种类的茎皮可供编绳原料,种子的油可作制肥皂或润滑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