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photinia schneideriana 柔毛 石楠 绒毛
绒毛石楠

绒毛石楠(学名:Photinia schneideriana Rehd. et Wils)为蔷薇科石楠属灌木或小乔木,高达7米;幼枝有稀疏长柔毛,一年生枝紫褐色,老时带灰褐色;冬芽无毛。叶片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锐锯齿;叶柄初被柔毛,以后...

  • 中文学名绒毛石楠
  • 拉丁文名Photinia schneideriana Rehd. et Wils
  • 别名鄂西石楠、茸毛石楠
  • 二名法Photinia fauriei Cardot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蔷薇目
  • 亚目蔷薇亚目
  • 蔷薇科
  • 亚科苹果亚科
  • 石楠属
  • 绒毛石楠
  • 分布区域产中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7米;幼枝有稀疏长柔毛,以后脱落近无毛,一年生枝紫褐色,老时带灰褐色,具梭形皮孔;冬芽卵形,先端急尖,鳞片深褐色,无毛。叶片长圆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6-11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锐锯齿,上面初疏生长柔毛,以后脱落,下面永被稀疏绒毛,侧脉10-15对,微凸起;叶柄长6-10毫米,初被柔毛,以后脱落。

花多数,成顶生复伞房花序,直径5-7厘米;总花梗和分枝疏生长柔毛;花梗长3-8毫米,无毛;萼筒杯状,长4毫米,外面无毛;萼片直立、开展,圆形,长约1毫米,先端具短尖头,内面上部有疏柔毛;花瓣白色,近圆形,直径约4毫米,先端钝,无毛,基部有短爪;雄蕊20,约和花瓣等长;花柱2-3,基部连合,子房顶端有柔毛。

果实卵形,长10毫米,直径约8毫米,带红色,无毛,有小疣点,顶端具宿存萼片;种子2-3,卵形,长5-6毫米,两端尖,黑褐色。花期5月,果期10月。

产地生境

产中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生于海拔1000-1500米山坡疏林中。模式标本采自湖北长阳。

近种区别

绒毛石楠和中华石楠( P. beauverdiana Schneid. )极相近,或可作为后者的毛叶变种,幼枝和总花梗有柔毛,叶片长圆披针形或长椭圆形,下面永具绒毛,可和后者区别。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