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变种
玉碟型(f.albo-plena(Bailey)Rehd.)花碟形,重瓣,白色;花萼绛紫色。有30个品种,如玉碟、粉碟、紫蒂白等。
原变种
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幼嫩时两面被短柔毛,成长时逐渐脱落,或仅下面脉腋间具短柔毛;叶柄长1-2厘米,幼时具毛,老时脱落,常有腺体。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约1-3毫米,常无毛;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萼筒宽钟形,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长于雄蕊。果实近球形,直径2-3厘米,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顶端圆形而有小突尖头,基部渐狭成楔形,两侧微扁,腹棱稍钝,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显纵沟,表面具蜂窝状孔穴。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在华北果期延至7-8月)。2n=16,24。
分布范围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但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江苏北部和河南南部也有少数品种,某些品种已在华北引种成功。日本和朝鲜也有。
主要价值
梅原产我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梅的分类
花梅的品种,由于长期栽培,变异较大,品种甚多,据陈俊愉教授的研究,分为以下四类。
直脚梅类(var.mume)枝条直立或斜展,按花型和花色分为以下七型。
直脚梅类(var. mume) | ||
---|---|---|
名称 | 拉丁学名 | 特点 |
江梅型 | f. simpliciflora T. Y. Chen) | 花碟形,单瓣,纯白、水红、肉色或桃红等色。 |
宫粉型 | f. alphandii(Carr.)Rehd. | 花碟形,半重瓣至重瓣,粉红色。 |
大红型 | f. rubriflora T. Y. Chen | 似宫粉型而花色大红,开花特繁,甜香甚浓。 |
朱砂型 | f. purpurea(Makino)T. Y. Chen | 花碟形,单瓣、半重瓣或重瓣,紫红色。 |
玉碟型 | f. albo-plena(Bailey)Rehd. | 花碟形,重瓣,白色;花萼绛紫色。 |
绿萼型 | f. viridicalyx (Makino)T. Y. Chen | 花碟形,单瓣至半重瓣,白色;花萼绿色。 |
洒金型 | f. versicolor T. Y. Chen et H. H. Lu | 花碟形,单瓣至重瓣,在一棵树上同时开近白色、粉红色与白底红条或白底红斑点的各色花朵,较为独特。 |
照水梅类(var.pendulaSieb.)枝条下垂,形成独特的伞状树姿,可分为以下六型。
照水梅类(var. pendula Sieb.) | |
---|---|
名称 | 特点 |
单粉照水型(f. simplex T. Y. Chen) | 花碟形,单瓣,粉红或白色。现知有3个品种,如单粉照水、单瓣照水等。 |
双粉照水型(f. modesta T. Y. Chen) | 花碟形,半重瓣或重瓣,粉红色。有2个品种,即绫眼和东洋红照水。 |
骨红照水型(f. atropurpurea T. Y. Chen) | 花碟形,单瓣,深紫红色,如骨红照水。 |
残雪照水型(f. albiflora T. Y. Chen) | 花碟形,半重瓣,白色,如残雪照水。 |
白碧照水型(f. viridiflora T. Y. Chen) | 花碟形,单瓣或半重瓣,白色;花萼绿色,如双碧照水、单碧照水。 |
五宝照水型(f. marmorata T. Y. Chen) | 一棵树上同时开近白、粉红及白底红条纹或白底红斑点的花,如五宝照水。 |
龙游梅类(var.tortuosaT.Y.ChenetH.H.Lu)枝条自然扭曲如游龙;花碟形,半重瓣,白色,如龙游梅。
杏梅类(var.bungoMakino)枝和叶似山杏;花半重瓣,粉红色,如杏梅、洋梅、送春等品种。花期较晚,抗寒性较强,可能是杏与梅的天然杂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