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亚目 大戟 果树 球形
刺果树

刺果树为乔木,成熟期高约5-12米;枝嫩时有柔毛,不久毛会消失;树叶为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叶基部阔楔形或圆钝,树叶两面都无毛,干后呈红褐色,很有光泽感;花为雌雄异株,苞片为卵形,花盘坛状,边缘波...

  • 中文学名刺果树
  • 拉丁文名Chaetocarpus castanocarpus (Roxb.) Thw. Enum. Pl.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大戟
  • 亚目大戟亚目
  • 大戟科
  • 亚科巴豆亚科
  • 刺果树族
  • 刺果树属
  • 刺果树
  • 分布区域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中国、柬埔寨等国家。

形态特征

乔木,高5-12米;嫩枝疏生微柔毛,不久变无毛。叶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7-15厘米,宽3-5厘米,

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钝,两面无毛,干后红褐色,具光泽;叶柄长5-8毫米;托叶偏斜的披针形,小,早落。花雌雄异株;花簇生;苞片卵形,长1毫米;雄花,萼片4枚,长圆形,长2-3毫米,外面或边缘具微柔毛;雄蕊8枚,花丝长2.5毫米,下半部合生呈柱状,花药长约1毫米;不育雌蕊3裂,被黄色柔毛;花梗长4.5毫米;雌花:萼片4枚,卵形,长约3毫米,外面或边缘具微毛;花盘坛状,边缘波状,子房近球形,长约2.5毫米,密生暗黄色毛,花柱3枚,长约3毫米,2深裂,柱头密生流苏状突起;花梗长约4毫米,具微毛。蒴果近球形,具3个分果爿,直径1-1.2厘米,密生黄褐色刚毛;种子近卵球形,长约5毫米,黑色,平滑;假种皮肉质,2裂,长约2毫米。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700米山地或平坝常绿林或次生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勐腊)。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加里曼丹)。模式标本采自斯里兰卡。

命名信息

中国植物志第44(2)卷||大戟科EUPHORBIACEAE||刺果树属ChaetocarpusThw.||刺果树Chaetocarpuscastanicarpus(Roxb.)Thwaites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