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根
根颈长,圆柱形,径1—1.2厘米,有明显环状叶痕,表皮灰棕色略带紫色;根圆柱形,下部常有3—5分叉,表皮粗糙,有不规则纵沟纹。
茎
茎圆柱形,多细条纹,光滑无毛。
叶
叶具长柄,基部有宽阔叶鞘;叶片轮廓广三角状卵形,长14—40厘米,宽7—20厘米,二至三回三出式分裂或二回羽状分裂,第一回羽片3—4对,下面一对具长柄,羽片3全裂,两侧的裂片斜卵形,长2—5厘米,宽1.5—5厘米,中间裂片卵状菱形,3浅裂或深裂,较两侧裂片为长,略带革质,上表面绿色有光泽,下表面粉绿色,边缘具租大锯齿,齿端有小尖头,网状脉明显,尤以背面较突起,主脉上有短毛。
花
伞形花序很大,直径7—15厘米,中央花序有大至20厘米的;伞辐15—30或更多,不等长;总苞大早脱落;小总苞片多数,线状披针形,比花柄短;小伞形花序有花10—30,伞辐及花柄均有短柔毛;花瓣白色;花柱基圆锥形。
果实
果实椭圆形,背部扁压,长6—7毫米,宽3—4毫米,褐色或灰褐色,中棱和背棱线形突起,侧棱呈狭翅状,每棱槽内油管3,合生面油管8—10。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700-2000米的山坡草丛中和湿润的岩石上。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等地。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和四川巫山。
主要价值
根部供药用。
医药:【彝药】列尔,山当归:根茎用于神衰体弱,气血虚少,头晕昏顾,突然腹痛,小儿腹痛,女子不孕,刀枪伤流血以及马瘦弱等《彝植药续》。
医药:根:辛、微苦,温。散寒,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感冒,风湿痛,小儿惊风。
变种
岩前胡(变种)(中草药通讯)光前胡(四川重庆)
var.gracileDunnexShanetShahinAct.Phytotax.Sin.24(4):310.1986.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植株较细柔,叶裂片狭窄,质地比较薄。
产四川(南川、石柱)、湖北等地。生长于山坡草丛中及岩石上。模式标本采自南川金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