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达4米;小枝灰褐色至暗紫褐色,具少数不明显细小皮孔,幼时被锈褐色柔毛,成长后脱落。叶片近革质或革质,披针形,长8-13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至尾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密被锈褐色柔毛,至老时不脱落,近基部常无腺体,稀有2枚扁平腺体,侧脉6-8对,在下面突起;叶柄长8-10毫米,密被锈褐色柔毛;托叶早落。
总状花序生于叶腋,单生或2-3个簇生,长1.5-3厘米,具锈褐色柔毛;花梗长1-2毫米;苞片小,长1-2毫米,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不分裂,早落;花直径2-3毫米;花萼外被锈褐色柔毛;萼筒杯形;花被片约10;萼片与花瓣各,;萼片三角状披针形,长1一1.5毫米,先端渐尖;花瓣长圆形,先端圆钝,几与萼片等长,有时与萼片分不清楚;雄蕊10余枚;子房无毛。果实长圆形,长16-20毫米,宽10-12毫米,暗紫褐色,无毛。花期9-10月,果期冬季至翌年春季。
生长环境
生于山下密林中或常绿阔叶林下,海拔2000—2100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屏边、金平)。模式标本采自屏边。
本种提示
本种具长圆形果实,较为独特。它和缅甸、越南产的Py·lancilimbum Merr.比较,后者叶片和叶柄成熟时均无毛;苞片长3.5—5毫米,深3裂,裂片线形;果实较小,长圆状卵形,长约15毫米,宽10毫米。两者可以区别;C.Kalkman在Blumea 13(1):103.1965中记载Py.1ancilimbum Merr.(Py.caudatum Merr.)在云南有分布,但尚未见到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