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photinia pilosicalyx 披针 毛果 石楠
毛果石楠

伞形、伞房或复伞房花序;萼管钟状,裂片5,宿存;花瓣5;雄蕊约20;子房下位,2-4室,每室有胚珠1颗;果浆果状,有种子1-4颗。生于山脚密林中,海拔1200米。产自中国贵州。 中文学名毛果石楠 拉丁文名Photinia...

  • 中文学名毛果石楠
  • 拉丁文名Photinia pilosicalyx T. T. Yu
  • 二名法Photinia pilosicalyx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蔷薇目
  • 亚目蔷薇亚目
  • 蔷薇科
  • 亚科苹果亚科
  • 石楠属
  • 毛果石楠
  • 分布区域产贵州。

形态特征

灌木,高约4米;小枝无毛,紫褐色,具皮孔;冬芽卵形,先端急尖,深褐色,具稀疏柔毛。叶片膜质,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稀倒披针形,长5-11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尖锐锯齿,上面深绿色,微光亮,下面黄褐色,两面无毛,中脉在叶片上面凹下,在下面显明,侧脉9-10对;叶柄长5-7毫米,无毛。复伞房花序顶生,直径约4-8厘米;总花梗、花梗和萼筒外面均有黄色柔毛。幼果卵形,连同宿存萼片如坛子状,长5-6毫米,宽3-4毫米,有疏生柔毛,有近直立微内弯宿存萼片及2离生花柱。

本种近似中华石楠P. beauverdiana Schneid., 但叶片通常为披针形,总花梗、花梗和萼筒外面均有黄色柔毛;果实和宿存萼片如坛子状,易于区别。又与绒毛石楠P. schneideriana Rehd. & Wils. 比较,本种叶片两面均无毛,果实及宿存萼片皆有柔毛,也易区别。

生长环境

生于山脚密林中,海拔1200米。

分布范围

产贵州。模式标本采自安龙龙山。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