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掌叶线蕨中型,土生或附生。植株高30-5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3-5毫米,暗褐色,密生鳞片,只具星散的厚壁组织,根密生;鳞片披针形,长3.73(1.5-6.6)毫米,宽0.9(0.2-1.7)毫米,长宽比4.14(2.93-5.75),顶端长渐尖而呈纤毛状,基部近圆形或近心脏形而有浅耳,盾状着生,边缘有小疏齿,黑褐色,有虹色光泽。
叶远生,相距1-3厘米,近二型;叶柄长20-30厘米,圆柱形,粗1.5-2.5毫米,淡禾秆色,上面有狭沟,基部有关节并被鳞片;叶片通常为掌状深裂,有时为2-3裂或单叶,长与宽约10-18厘米,基部截形或很少短下延;裂片3-5片,披针形,长10-16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稍狭,边缘有软骨质的边,全缘而呈浅波状,缺刻一般呈弧形;侧脉纤细而略可见,相距3-5毫米,斜向上,曲折,在每对侧脉间有两行伸长的网眼,内藏小脉短促,通常单一而呈钩状,一般指向主脉;叶纸质,淡绿色,干后绿褐色;不育叶与能育叶同形,但叶柄较短而有翅,裂片略较阔。
孢子囊群线形,斜向上,平行,相距约3毫米,在每对侧脉间各排列成一行,从近主脉处几达叶缘。孢子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大小为(22.5-47.5)31微米x41(32.5-52.5)微米。单裂缝,裂缝长度为孢子全长的115-1/3。周壁表面具球形颗粒和明显的缺刻状刺。刺表面有粗糙的颗粒状物质。
生长环境
生长在海拔50-1400米的林下或山谷溪边潮湿地方或岩石上。
掌叶线蕨是典型的耐阴、喜温湿的观赏物种,可适应较大的温度幅度,但是低于15℃的低温会严重抑制生长甚至幼叶的萌发,其生长适宜温度为22℃-30℃。相对湿度最低65%以上,最佳湿度80%以上。室内栽培时需要保持空气流通,调节湿度。光照强度在300lux-1200lux之间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分布范围
掌叶线蕨原产热带地区,中国分布于广东(茂名、阳春、阳江、郁南、珠海)、广西(博白、苍梧、岑溪、龙州、罗城、蒙山、那坡、宁明、容县、三江、玉林)、海南(白沙、保亭、昌江、儋州、东方、尖峰岭、乐东、临高、陵水、琼海、琼中、三亚、通什、屯昌、万宁、文昌)、四川、重庆、贵州(平塘、黎平)和云南(河口、麻栗坡、屏边)等省区。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越南。
繁殖方法
营养繁殖是掌叶线蕨繁殖最简易便捷的方式,根状茎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两个月左右即可进行切段繁殖,切段长度5厘米左右,一般应带有3-4片叶,为减少水分蒸腾,促进不定芽的萌发和生长,应剪去老叶。
栽培技术
自然情况下,掌叶线蕨通常生长在林下或山谷溪边潮湿的岩石上,因此人工栽培时,掌叶线蕨对栽培基质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为了更好的生长,加快根茎伸长量,提高繁殖系数,一般采用基质为:碎陶片(蛭石)+腐殖土,在花盆内先垫置1/2的碎陶片(蛭石),将植株放置于碎陶片(蛭石)上,然后扶稳植株,往盆内均匀添加疏松的腐殖土,厚度以盖过根茎1厘米-2厘米为宜。注意为防止栽培基质中携带病菌及有害虫卵,所有栽培基质应在太阳下暴晒1-2天。这种方法具有透气性、保水性好,植物生长速度快的优点。缺点是每次喷淋之后,土壤会往下渗落,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添加腐殖土。
病虫防治
掌叶线蕨病虫害发生较少,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和褐斑病。
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嫩叶。被害部位呈水渍状圆形暗褐色小斑,而后逐渐由几个病斑扩大成不规则的斑块,后期病斑中部变为灰白色,有许多微小黑点。在25℃,湿度为80%-90%时,蔓延迅速。该病以预防为主,在新叶形成的梅雨季节和高温高湿季节应喷药预防。发病初期可用75%的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防治。
褐斑病又叫叶斑病或叶枯病。常发生在叶片的顶端,受害叶片初期为小圆形黑斑,后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黑褐色,中央灰黑色并有小黑点,此后病斑扩大迅速,叶片最后变成黑色,干枯死亡。发现有病株要立即隔离喷药,同时剪除并集中焚烧染病枝叶。喷药保护可采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0倍波尔多液防治。
主要虫害是蜗牛及福寿螺,蜗牛及福寿螺喜欢啃食蕨类植物幼叶,蜗牛喜阴湿,干热时昼伏夜出,如遇雨天,则昼夜活动产生危害,干旱或气候不良时,分泌黏液形成蜡状膜将口封住,隐蔽起来不活动,干旱过后又恢复活动。
防治方法:
选用的栽培土壤以及烂树叶等用生石灰除虫,清洁栽培场所周围的沟渠并施撒生石灰,除掉杂草,以减少蜗牛的草生。
人工捕捉成贝和幼贝。
撒施8%灭蜗灵颗粒剂或10%多聚乙醛颗粒剂。
主要价值
掌叶线蕨是一种新型的观赏蕨类植物,叶形独特,终年常绿,养护简单。既可土生也可附生,可盆栽置于客厅、书房观赏,也可用做庭院绿化,或成片种于假山或水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