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2—5米;树皮纵深裂,暗灰色;枝条褐黑色,幼枝棕色有绒毛,髓实心。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厘米;小叶7一l5,长3—10厘米,宽2—3厘米,薄革质,顶端长渐尖,边缘有重锯齿,基部阔楔形,稍偏斜,表面暗绿色,背面黄绿色,幼时有密毛。花单性,雌雄同穗状花序,直立;雄花序在上,长4—10厘米,有苞片披针形,长3—5毫米,表面密生褐色绒毛,雄蕊通常8;雌花序在下,长约2厘米,有苞片宽卵形,长约5毫米;花柱短,柱头2裂。果序球果状,长椭咽圆形,暗褐色;小坚果扁平,直径约5毫米,有2狭翅。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海拔1000-1900米阴山坡、沟谷林中。
分布范围
产连云港、江浦、南京、江宁、宜兴、四川、湖南、广东等地,生于向阳山坡杂木林中,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省。
主要价值
可供药用,能顺气、祛风、化痰、消肿、止痛、燥湿、杀虫。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叶有毒,外用治疮毒。
用途树姿端庄,适应性强,抗风力强,耐烟尘,木材纹理细,质坚,能耐水,供桥梁、家具用材;茎皮纤维制人造棉和绳索。叶入药。濒危等级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虫害治理方法:一,大袋蛾,大袋蛾的幼虫蚕食叶片,7—9月危害最严重,可用90%的敌百虫0.1%溶液喷杀。亦可在冬季或早春人工剪摘虫囊。二,斑点病:是病原真菌引起的。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周围有紫红色晕圈,斑上可见黑色霉状物。随着气温的上升,有时数个病斑相连,最后叶片焦枯脱落。该病原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至30℃,孢子萌发适温18℃至27℃,在温度合适且湿度大的情况下,孢子几小时即可萌发。本地区现已进入雨季,有植株栽植密,通风透光差,株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湿、温度适宜的环境,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非常有利,且病菌可反复侵染,不加以重视,可能会使病害大发生。防治方法: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大生1000倍液喷雾。三,金龟子:防治时应于傍晚或凌晨进行,防治可用辛硫磷或乐斯本喷雾防治。四,红蜘蛛:可用敌敌畏1200~1500倍液喷杀之,也可用40%乐果1500倍液喷杀。五,缺铁引起的叶子黄化:缺铁的典型表现是嫩叶先黄化。黄化病防治:第一种:“吃药片”。采取在树干上直接嵌入含有螯合铁的“绿亨铁王”药片。通过树木的营养吸收将铁均匀输送到树叶中去,从而补充有效铁元素。操作时只需在树干基部钻若干小孔,将药片按一量嵌入,再封上小孔即可。这种方法适用于轻度或中等黄化程度,。第二种:“打吊瓶”。即将专用吊瓶营养液挂在树身1.3米左右,类似于给病人打吊瓶。第三种:“喷药水”。除了在根系部、枝杆部想办法外,还可以对树叶片进行喷施,由叶片吸收铁。第四种:“打注射”。就是给树干注射的技术来防治树黄化病。即用充电式电钻在树干上钻注射孔,深约1.2-1.5厘米至木质部,再用手动式树干注射器注射硫酸亚铁+纯净水+杀菌剂稀释液。木器的养护用粗布搓木器表面.作用是清洁表面腊层和脏色以及再抛光.持续2到3天大约每天2-3小时。2)用柔软棉布在搓一个星期,软布表面会有深色痕迹,一个星期后颜色会变淡.3)自然放置一个星期.让木器自然干燥.表面均匀和空气充分接触氧化.4)开始手盘.手一定要洗过并且干透.汗手请不要直接碰触木器,一天30分钟.两个星期后,有粘阻感5)这时要用御守塩调和清水擦洗木器,之前因手盘的死皮组织附着在木器上长期会酸化腐败木器。御守塩水解后可以阻止酸化,擦洗后可以出现这是已经形成了一层薄薄的包浆.6)重复4和5的过程5到6遍也就是3个月的时间,会看木器呈现较强烈的反光,有些像玻璃光泽.如果脏了可以用微微湿润的棉布擦拭几遍.然后放置一段时间再盘玩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慢慢来一个过程一个过程的来,随着木器的变化也可以同时得到一种精神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