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2米;小枝圆柱形,具纵棱沟,干时褐色或黑褐色,无毛,具稍凸起的三角形叶痕,无皮孔;顶芽卵状圆锥形,无毛。
叶薄革质或坚纸质,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稀椭圆形,长4.5~7.5厘米,宽1.4~2.7厘米,先端骤然渐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疏细锯齿,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干时橄榄色或褐色,主脉在叶面凹陷,背面隆起,侧脉7~9对,在叶面平而明显,背面凸起,于近叶缘附近分叉且网结,网状脉叶面略显,背面明显;叶柄长5~9毫米,上面稍平至具宽槽,背面具横皱纹,无毛。托叶无。
花及花序未见。果球形,簇生于当年生枝的叶腋内,单个分枝具单果,直径约4毫米(幼果),绿色,果梗长2~3毫米,无毛,基部具卵状三角形小苞片,具缘毛;宿存花萼4裂,裂片卵形,具缘毛;宿存柱头厚盘状,稍4裂;分核4,轮廓卵形,长约2毫米,宽约1.5毫米,背面平滑,几乎无棱沟或具不明显的棱沟,内果皮革质。果期8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38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山坡灌木林中。
分布范围
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
物种区别
本种与珊瑚冬青IlexcorallinaFranch.相似,但本种之叶为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先端骤然渐尖,分核平滑而不同。叶形略似产于广东博罗的IlexphanerophlebiaMerr.但后者的果远较大(长约10毫米),果梗远较长(约1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