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圆柱形,高达3~8米,直径1~2厘米,节间长4~15厘米。叶羽状全裂,复叶排列成倒人字形,叶轴背面具暗褐色鳞片,小叶剑状披针形,顶端斜截平形,且三角形齿缺,肉穗花序下垂,生于叶鞘束下,常有2~4个分枝,长15~18厘米,花雌雄同株,3朵聚生,雄花大,雌花小,核果近纺缍形,熟时紫红色,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生长环境
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常散生长于雨林及常绿季雨林下的山谷和溪边潮湿地,能耐轻霜,忌过强的光照,生长适温为20~28℃,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好,盆栽可用腐叶土或砂壤土,并加入适量的基肥。生性强健,少见病虫害。
主要价值
异色山槟榔树姿优美,四季常青,茎干小如细竹,宽大的羽状叶和排列成倒人字形的小叶,奇特秀雅,而喜阴耐湿的习性全其极适于林阴处或溪涧沟旁生长,营造自然风光,盆栽供室内绿化装饰也非常适宜。
栽培技术
可用播种或分株繁殖,播种宜在春夏两季进行,分株宜在春季进行,栽后要置于荫棚内养护2~3个月,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使其生长稳定后再转入正常管理。冬季温度较低时需要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