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asiatica buddleja 背枫 醉鱼草 驳骨丹
白背枫

  白背枫(拉丁学名:Buddleja asiatica Lour.),别名:驳骨丹、狭叶醉鱼草、山埔姜、七里香、驳骨丹醉鱼草、王记叶、水黄花、黄合叶。为马钱科、醉鱼草属直立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条四棱形,老枝条圆柱形;幼枝、...

  • 中文学名白背枫
  • 拉丁文名Buddleja asiatica Lour.
  • 别名驳骨丹、独叶埔姜、白鱼号、白花洋泡
  • 二名法Buddleja asiatica
  •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 亚纲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 捩花目 Contortae
  • 亚目龙胆亚目 Gentianineae
  • 马钱科 Loganiaceae
  • 亚科醉鱼草亚科 Buddlejoideae
  • 醉鱼草族 Trib. Buddlejeae
  • 醉鱼草属 Buddleja
  • 亚属醉鱼草亚属 Subgen. Buddleja
  • 白背枫
  • 分布区域分布於老挝、巴布亚新几内亚、尼泊尔、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

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或小乔木,高1-8米。嫩枝条四棱形,老枝条圆柱形;幼枝、叶下面、叶柄和花序均密被灰色或淡黄色星状短绒毛,有时毛被极密而成绵毛状。叶对生,叶片膜质至纸质,狭椭圆形、披针形或长披针形,长6-30厘米,宽1-7厘米,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渐狭而成楔形,有时下延至叶柄基部,全缘或有小锯齿,上面绿色,干后黑褐色,通常无毛,稀有星状短柔毛,下面淡绿色,干后灰黄色;侧脉每边10-14条,上面扁平,干后凹陷,下面凸起;叶柄长2-15毫米。

总状花序窄而长,由多个小聚伞花序组成,长5-25厘米,宽0.7-2厘米,单生或者3至数个聚生于枝顶或上部叶腋内,再排列成圆锥花序;花梗长0.2-2毫米;小苞片线形,短于花萼;花萼钟状或圆筒状,长1.5-4.5毫米,外面被星状短柔毛或短绒毛,内面无毛,花萼裂片三角形,长为花萼之半;花冠芳香,白色,有时淡绿色,花冠管圆筒状,直立,长3-6毫米,外面近无毛或被稀疏星状毛,内面仅中部以上被短柔毛或绵毛,花冠裂片近圆形,长1-1.7毫米,宽1-1.5毫米,广展,外面几无毛;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基部心形,花粉粒长球状,具3沟孔;雌蕊长2-3毫米,无毛,子房卵形或长卵形,长1-1.5毫米,宽0.8-1毫米,花柱短,柱头头状,2裂。

蒴果椭圆状,长3-5毫米,直径1.5-3毫米;种子灰褐色,椭圆形,长0.8-1毫米,宽0.3-0.4毫米,两端具短翅。花期1-10月,果期3-12月。

生长环境

生海拔200-3 000米向阳山坡灌木丛中或疏林缘。

分布范围

产于陕西、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省区。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锡金、不丹、尼泊尔、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模式标本采自越南。

主要价值

根和叶供药用,有驱风化湿、行气活络之功效。花芳香,可提取芳香油。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