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植物形态
小灌木,高约1米;少分枝;全体密被白色长丁字毛。
枝叶形态
幼枝具棱。
羽状复叶长达9厘米;
叶柄长8-13毫米,叶轴上面具浅槽,均被平贴丁字毛;托叶小,长约1毫米;小叶5-11对,对生,密集,长椭圆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顶生小叶倒卵形,长5-9 (-14)毫米,宽3-6毫米,先端圆钝或急尖,具小尖头,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被白色丁字毛,下面混生棕色丁字毛,中脉上面凹入,下面隆起;小叶柄长约1毫米;
小托叶小,长约0.5毫米。
花果介绍
总状花序腋生,长达10厘米,被白色和棕色混生的丁字毛;
总花梗长5-10毫米;苞片小,卵形;
花萼杯状,外面密被灰白色毛,长约2毫米,萼齿三角形,与萼筒近等长;
花冠紫红色,旗瓣长圆状椭圆形,长7-8毫米,先端圆钝,基部近截形,外面密被绢丝状丁字毛,翼瓣略短于龙骨瓣,具缘毛,龙骨瓣先端具1渐尖头,近先端及边缘被毛,两侧中部有1距;
花药卵球形,两端无毛;
子房背缝线和上部被毛,花柱无毛。
荚果直,线状圆柱形,长3-4厘米,薄被灰白色绢丝状毛;果梗下弯或平展。
花果期
花期6-9月,果期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600-1800米的向阳山坡灌丛、草坡、路边及岩石缝中。
分布范围
分布在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南部及西北部)。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宾川与鹤庆之间的大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