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小灌木、半灌木或近草本,高20-50厘米,或达1米;茎幼时四棱形,不分枝或极少分枝,上部与叶柄、花序、花梗及花萼均密被柔毛及长腺毛。
叶片坚纸质,心形、椭圆状心形至卵状心形,顶端短渐尖或钝急尖,基部圆形至心形,长(4.5-)7-10(-13.5)厘米,宽(3-)5-5.5(-10)厘米,边缘具细重齿牙及缘毛和短柔毛,基出脉7-9,近边缘的两条不甚明显,两面被疏长柔毛及柔毛,背面以脉上较多,叶面仅中脉微凹,背面基出脉及侧脉隆起或微隆起;叶柄长2.5-5厘米。
伞形花序或聚伞花序,或由聚伞花序组成的圆锥花序,顶生,总梗长1-5.5厘米,花梗长0.8-2厘米;花萼钟状漏斗形,管长5-7毫米,裂片线状披针形至狭三角形,长4-5毫米,两面均被毛;花瓣紫色或紫红色,卵形至广卵形,顶端渐尖,有时顶尖具1腺毛,微偏斜,仅外面上部及边缘被微柔毛,长10-14毫米,宽6-8毫米,雄蕊等长,长1.6-1.8厘米,花药披针形,通常作近90度的膝曲,长9-11毫米,药隔膨大,下延,前后连成盘状;子房卵形,顶端具膜质冠,冠缘具啮蚀状细齿。
蒴果杯形,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顶端平截,冠以宿存萼片,被刺毛,毛基部略膨大,长6-10毫米,直径8-12毫米。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1350米的山间疏、密林下,溪边、水旁或路边,土层肥厚的地方。
分布范围
产贵州、广西、广东(海南岛未发现)、浙江、江西、福建。模式标本采自香港。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全株供药用,有止痛、止血、祛瘀等功效;用于吐血、通经、跌打等症。煎水服治月经不调;叶捣碎加米汤及冬蜂蜜内服,治小儿疳积;全株捣碎外敷治烫火伤,煎水洗治疥疮。
功效
【功效】:通经活血、清热燥湿、化积消食。
【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肿痛者;水火烫伤、疮疥等证;小儿疳积、食积不化、消化不良者,有化积消食之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克。
主治
1、治目赤肿痛:叶下红30克,水煎服。
2、治肺热咳血:叶下红、苍蝇翼各30克,水煎服。
3、治鼻血,叶下红、生茅根各30克,水煎加红糖服。
4、治跌打损伤胸部积痛:叶下红30克,捶汁冲酒服;或加鹅仔不食草15克,捶汁冲酒服。
5、治咽喉肿痛:鲜叶下红、鲜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或叶下红、一枝黄花各15克,水煎服。或治喉蛾,鲜叶下红90克,水煎去渣分2次咽,频频含咽,小儿酌减。
6、治肾盂肾炎:叶下红、狗肝菜各500克,车前草250克,水煎成500毫升,每日3次,每次10毫升。
7、治腹泻、肠炎:叶下红、番石榴叶各120克,加水适量煎成125毫升,每日2次,每次50毫升。或治痢疾,鲜叶下红30克,少许开水捶汁服,白糖为引,每日3次。
8、治肺炎:叶下红、爵床、卤地菊各15克,水煎服。
9、治中耳炎:鲜叶下红适量,洗净,开水浸润,捶烂取汁。将耳洗净,滴入耳内,每日3次。
10、治皮肤疮疡肿毒:叶下红捶红糖贴之。或用叶心15克捶盐贴之。或煮瘦猪肉食。
11、治妇女乳痛:叶下红30克,捶汁炖酒服,渣贴之;或加蒲公英捶糖少许贴之,或捶酒贴之。主治乳腺炎,叶下红30克,加适量食盐捶烂,贴之。
12、治阴道炎、外阴湿疹:叶下红适量,加食盐适量煎水,洗涤。
本品内服常用量生品30-60克,干品15-30克。外用适量。孕妇勿服,胃肠虚寒者勿用。
【考证】: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观赏价值
叶底红耐阴,宜盆栽,或栽于林下湿润的地方作地被植物。
栽培技术
用播种繁殖。
属下种类
叶底红(原变种)
叶底红(原变种)叶下红(浙江),江南野海棠、大毛蛇,血还魂,还魂红、沙崩草(广西),假紫苏(广东),野海棠(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图版43:1-5
var.fordii.
小花叶底红(变种)
本变种与前者的主要区别是,叶片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4-10厘米,宽2-5厘米,叶面被微柔毛,背面被长柔毛;花小,萼管长约5毫米,萼片长约3毫米;花瓣卵形,长约10毫米;雄蕊短,花药长约6毫米,微弯,不成膝曲状。花期7-8月,果期未详。
产贵州、广西。生于海拔500-1200米的山谷、山坡密林下。模式标本采自贵州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