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3米;小枝圆柱形,幼时密被棕黄色柔毛,老时逐渐脱落近无毛,灰褐色。叶片近圆形或宽卵形。长10-12毫米,宽9-10毫米,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圆形,稀宽楔形,全缘,上面光亮,初期两面微具硬毛,以后脱落至于无毛,上面叶脉微下陷,下面侧脉不显著;叶柄长2-3毫米,具棕黄色柔毛;托叶膜质,披针形,长1-2毫米,稍具棕黄色柔毛。
花2-3朵;花梗具硬毛,长3-5毫米;苞片膜质,披针形,长1-2毫米;萼筒钟状,内外两面均无毛;萼片宽三角形,先端钝,边缘微具柔毛;花瓣直立,近圆形,长3毫米,宽几与长相等,先端圆钝,基部具短爪,暗红色,边缘白色;雄蕊10,短于花瓣,无毛;花柱2,离生,较雄蕊短;子房先端密生白色柔毛。花期5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750米的溪旁。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藏东南部。
物种区别
该种和两列栒子很近似,主要区别在于后者花单生,稀2朵,叶片先端多数急尖,稀圆钝,雄蕊20,并具有显明两列状分枝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