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根状茎粗0.3-1厘米。叶卵状心形、卵形至卵圆形,长8-19厘米,宽4-17厘米,先端通常近短尾状或骤尖,基部心形或近截形,极少叶片基部下延而略呈楔形,具7-11对侧脉;叶柄长6-30厘米。
花葶高60-100厘米,具10-30朵花;苞片矩圆状披针形,长1-2厘米,白色,膜质;花单生,长4-5.8厘米,盛开时从花被管向上骤然作近漏斗状扩大,紫红色;花梗长7-10毫米;雄蕊伸出花被之外,完全离生。
蒴果圆柱状,有三棱,长2.5-4.5厘米,直径6-7毫米。花期6-7月,果期7-9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江苏(南部)、安徽、浙江、福建 (北部)、江西、广东(北部)、广西(北部)、贵州、云南(宾川、大理)、四川、湖北、湖南和陕西(秦岭以南)。生于林下、草坡或路旁,海拔500-2400米。
生长环境
在北亚热带主要生长于海拔800m以上的自然土壤上,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荫,抗寒性强,分蘖力中等,土壤选择性差,在湖北宜昌主要分布于海拔800m以上的山地和林缘。阴性植物,喜阴,忌阳光长期直射,分蘖力和耐寒力极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的土质均能良好地生长。4月上、中旬返青,9月下旬至10月初进入枯萎期,年生长175—185天。分布于中国的华东、西南等地区,东北南部地区有少量分布。
繁殖方法
多于春,秋季分株繁殖,也可播种或组织培养繁殖。
首先将栽培地翻耕,深度15—20厘米,除净石块、树根等杂物,然后施入适量充分腐熟的厩肥于地表,再耙细、耙平。移栽时每穴5—8株,想办法距10—15厘米、行距15厘米,浇透水,隔2—3天再浇一次。
实践证明:春、秋时节移栽效果最好,夏季移栽次之。紫萼玉簪移栽后极易成活,见效快,移栽3—4年数量可增加1—2倍;因此,具有投入少、回报高的优势。可以粗放式管理。 由于紫萼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因此,既可盆栽,又可地栽。
(1)盆栽:主要用于家庭、庭院、公共场所等。
(2)地栽:客观规律、小区、公园、绿化林下空地等。
栽培技术
病虫防治
(1)白绢病:主要是植株间过于密集、雨季积水时间过长造成的。病株根颈表皮呈褐色水渍状,长有月色菌丝,最后形成白色菌丝层,状如白色丝绢,导致叶柄基部腐烂、倒伏。
药物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25%克枯星300—400倍液浇灌基部。
(2)炭疽病:多雨时节排水不畅、湿度过大造成。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花梗,植株长有圆形或近圆形现斑,呈灰褐色或灰白色。
药物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600倍液喷施。
主要价值
【傣药】牙帕格努格(德傣):根用于拔牙止血《滇药录》。
【彝药】拜恩果母:根用于调经,月经不调《滇药录》。败斯果亩:全株治胃痛,跌打损伤,鱼骨鲠喉;用于蛇虫咬伤,痈肿痛,牙痛,胃痛,痈疽,瘰疬;鲜叶外用于顽固性溃疡,内服治白带,崩漏(水煎煮鸡蛋服)《滇省志》。
【苗药】子萼,玉丹花,荷崩密:全草或根用于吐血,咽喉红肿,牙龈痛,痈疽,瘰疬,乳腺炎;根治骨鲠《湘蓝考》。
【侗药】马雷母mal nuic mugx:全草治心绞痛,气管炎。
根(玉簪花根):甘、苦,平。用于咽喉肿痛,牙痛,胃痛,血崩,带下病,痈疽,瘰疬。叶(紫玉簪叶):用于崩漏,带下病,溃疡。花(紫玉簪):甘、微苦,温、平。理气,和血,补虚。用于遗精,吐血,妇女虚弱,带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