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亚科 扁豆 扁豆花 旗瓣 柔毛
扁豆花

扁豆花为豆科植物扁豆的花。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达6m。茎常呈淡紫色或淡绿色,无毛或疏被柔毛。花期6-8月,果期9月。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中文学名扁豆花 拉丁文名Dolichos lablab L. 别名南豆花 门被子植物...

  • 中文学名扁豆花
  • 拉丁文名Dolichos lablab L.
  • 别名南豆花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十字花目
  • 豆科
  • 亚科蝶形花亚科
  • 菜豆族
  • 扁豆属
  • 扁豆
  • 分布区域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

花呈扁平不规则三角形,长、宽约1cm。下部有绿褐色钟状的花萼,萼齿5,其中2齿几合生,外被白色短柔毛。花瓣5,皱缩,黄白、黄棕或紫棕色,未开放的花外为旗瓣包围,开放后,广卵圆形的旗瓣则向外反折;两侧为翼瓣,斜椭圆形,基部有小耳;龙骨瓣镰钩状,几弯成直角。雄蕊10,其中9枚基部联合;内有一柱状雌蕊,弯曲。质软,体轻。气微香,味淡。以朵大、色黄白、气香者为佳。

粉末特征:土黄色。①花粉粒类圆形、长圆形,直径35-50μm,表面有细网状雕纹,具3个萌发孔。②非腺毛甚多,1-3细胞,完整者42-380(-600)μm,顶端细胞甚长,先端多锐尖。③腺毛头部4-8细胞,倒卵形,柄1-3个细胞。④萼片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或稍弯曲,可见腺毛、非腺毛或毛脱落痕;气孔不定式。⑤花冠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壁稍弯曲,表面有细密的角质纹理;横切面观外壁向外隆起,或略呈乳突状。⑥草酸钙棱晶成片存在于萼片薄壁细胞中,呈长双柱形。⑦有花粉囊内壁细胞,形状不规则,壁螺状增厚。⑧药隔细胞壁菲薄。

生长环境

扁豆为短日照中光性作物,较耐荫。因此各地广泛栽培。扁豆喜温怕寒,遇霜冻即死亡,生长适温为20~25e,开花结荚最适温度为25~28e,可耐32~35e的高温,但在35e以上高温下,花粉发芽力大减,易引起落花落荚。扁豆对水分要求不严格,在播后2个多月均需要降水或灌溉,后期耐旱能力强,在秋高气爽的天气下生长茂盛,结荚良好。在年平均降雨量400mm以上地区均可栽培。但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土壤最好。土壤pH值的适应范围为5~7.5。

分布范围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主要价值

药物价值

治疗细菌性痢疾。干白扁豆花100g,制成100%煎液。口服剂量按每次每公斤体重0.5-1ml计算,每6小时1次,7天为一疗程。观察13例,经治3-7天后,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二次阴性)7例,进步(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3例,无效3例。治程中未见副作用。据实验证明,每毫升含生药62.5mg的扁豆花煎液在试管内可抑制宋内氏型、弗氏型痢疾杆菌生长。

药材干燥:花呈扁平不规则三角形。下部有绿褐色钟状的花萼,萼齿5,外面被白色短毛。花瓣5片,皱缩,黄白色或黄棕色,有脉纹,未开放的花外为旗瓣所包,开放后即向外反折,翼瓣位于两侧,龙骨瓣镰钩状;雄蕊10,其中9枚基部联合;里面有一黄绿色柱状的雌蕊,弯曲,先端可见白色细毛绒。质软,体轻。气微香,味淡。以朵大、色白、干燥者为佳。

①治一切泄痢:白扁豆花正开者,择净勿洗,以滚汤瀹过,和小猪脊肉一条,葱一根,胡椒七粒,酱汁拌匀,就以瀹豆花汁和面包作小馄饱,炙熟食之。(《必用食治方》)

②治妇人白崩:白扁豆花(紫者勿用)焙干为末,炒米煮饮入烧盐,空心服。(《奇效良方》)。

食疗价值

扁豆花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维生素’等成分。扁豆花性寒、味甘,具有健脾和中,解暑化湿,止泻,止带等功效。可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赤白带下,水停消渴,痢疾,小儿疳积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扁豆花可治疗细菌性痢疾,扁豆花所治病症的单方剂有:

健脾止泻:用扁豆花10g与桔皮30g,加水煎,代茶饮。

健脾、清暑、化湿:用扁豆花、白豆蔻花各9g,鲜荷叶30g,加水煎,代茶饮。

子宫出血、白带过多:用白扁豆花6g海螵蛸12g,鸡冠花15g,加水煎服。

益气醒脾,和胃,化湿,除烦止渴:用白扁豆花15g与粳米50g,煮稀粥食用。

清肺、解暑:用鲜金银花、丝瓜翠皮、鲜竹叶、西瓜翠衣、鲜荷叶边各6g与鲜扁豆花1支,加清水,用文火煮5-10分钟,温饮。

白扁豆花熘鲜贝:此菜选用白扁豆花以及具有滋阴补肾,和胃调中的鲜贝合烹而成。其成品味鲜细嫩,清香可口,具有滋阴补肾,清暑化湿,健脾和胃的作用。

荷叶蒸扁豆花鱼条:此菜借荷叶蒸肉的烹制法,选用其原料为荷叶、白扁豆花以及具有补气化湿,养胃、醒脾、化食的青鱼肉。其成品清香味特浓,肉质鲜嫩可口,而且还具备补气养胃、清暑化湿、健脾和中、温胃化食之功效。

各家论述

1.《本草便读》:扁豆花赤者入血分而宣瘀,白者入气分而行气,凡花皆散,故可清暑散邪,以治夏月泄痢等证也。

2.《本草图经》:主女子赤白下,干末,米饮和服。

3.《纲目》:焙研服,治崩带;作馄饨食,治泄痢;擂水饮,解中一切药毒。功同扁豆。

4.《岭南采药录》:敷跌打伤,去瘀生新,消肿散青黑。

5.《四川中药志》:和胃健脾,清热除湿。,消暑热神昏,湿滞中焦,下痢脓血,夏日腹泻及赤白带下。

栽培技术

扁豆适应性强,通常单种,或与玉米等高棵作物间作,还可种在地头田边。扁豆可以育苗移栽或直播。播种密度,短蔓早熟品种行距为66cm,株距为33~47cm。篱架整枝栽培的长蔓品种行距为100~133cm,株距为33~47cm。人字架整枝栽培的行距为133cm,畦栽2行,株距33cm,畦与畦间苗通道66cm。开沟播种或穴播,播深5~7cm,播后最好用一层草灰盖好。播种量:单作每667平方米3.8~4.5kg,与禾谷类混作1.1kg。

扁豆按花的颜色可分为白花、紫花和红花三种。按荚的颜色可分为白扁豆、紫扁豆和青扁豆三种。各地主要栽培品种有两种:

一是紫边扁豆,又叫猪耳朵豆,蔓生,荚宽扁,长7~8cm,宽3~4cm,荚绿色肥厚,两边缝线处为暗紫色,每荚含种子5~6粒,荚肉嫩脆,煮熟后质绵,品质好,产量高。花淡紫、红色,叶面深绿色,叶脉与叶柄紫色。种子黑长,生长势强,枝叶茂盛。中晚熟,耐寒性弱,耐熟性强,喜水肥。

二是红扁豆:农家品种,从播种到采收85d左右,半蔓生,紫红色花,荚长12cm,籽粒扁形红色,百粒重25g。粮菜兼用,一般667平方米产嫩荚1500kg,籽粒75kg左右。搭架整枝,抽蔓前搭人字架,篱架式牵绳上树、上房均可。蔓生种整枝可提早结荚。在主蔓长有5~6片复叶时摘心,促使各叶腋发生侧枝,待侧枝生长到3~4片叶时再摘心,促使各侧枝腋抽生花梗,可提早开花结荚早,但产量较低。采用篱架式人字架栽培时,在茎蔓长到架顶时摘心可促进早熟。

灌水施肥:扁豆苗期需水较少。一般在蔓伸长期浇1~2次水,花期在无雨情况下10d左右浇一次水,防止落花落荚和徒长。浇水后中耕除草追肥,结荚前可施腐熟鸡鸭粪等有机肥,结荚后追施少量化肥。中耕宜浇,防止伤根。

病虫防治

害:主要害虫是蚜虫和红蜘蛛。8~9月份发生较多,蚜虫为害叶片和花荚。

防治方法:发现受害叶片及时摘除深埋。发生蚜虫、红蜘蛛用0.5%或1%乐果粉或1.5%灭蚜粉剂,每667平方米地1.5~2kg喷粉。也可用40%乐果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每667平方米地用药液50~75kg。首先适时采收嫩荚:扁豆生育期长,出苗后60d开始开花结荚,边开花边结荚,花荚期可延续3个多月,大量青荚每隔4~5d便可采摘一次。扁豆春季播种,夏秋收获。从8月上中旬即可采收嫩荚,每667平方米可收嫩荚500kg。其次收获成熟的种子:早熟短蔓品种的种子60~75d成熟。采种时选择生长健壮、花序结荚多的植株。而且是茎蔓中部花序轴上早期开花所结的豆荚显枯黄时采收晾晒,脱粒后贮藏。种子含水量应在10%以下。种子贮藏寿命2~4年,发芽率85%。一般种子产量,单作667平方米产90kg,混作667平方米产量30kg。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