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taraxacum 三角形 花葶 蒲公英 裂片
东北蒲公英

东北蒲公英(学名:Taraxacum ohwianum)为草本植物。叶倒披针形,两面疏生柔毛;花葶多数;头状花序,下有疏绒毛;舌状花,黄色。 中文学名东北蒲公英 拉丁文名Taraxacum ohwianum Kitam 别名婆婆丁 门被子植...

  • 中文学名东北蒲公英
  • 拉丁文名Taraxacum ohwianum Kitam
  • 别名婆婆丁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合瓣花亚纲
  • 桔梗目
  • 菊科
  • 亚科舌状花亚科
  • 菊苣族
  • 亚族莴苣亚族
  • 蒲公英属
  • 分布区域分布在俄罗斯、朝鲜以及中国黑龙江、辽宁、吉林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叶倒披针形,长10-30厘米,先端尖或钝,不规则羽状浅裂至深裂,顶端裂片菱状三角形或三角形,每侧裂片4-5片,稍向后,裂片三角形或长三角形,全缘或边缘疏生齿,两面疏生短柔毛或无毛。花葶多数,高10-20厘米,花期超出叶或与叶近等长,微被疏柔毛,近顶端处密被白色蛛丝状毛;头状花序直径25-35毫米;总苞长13-15毫米;外层总苞片花期伏贴,宽卵形,长6-7毫米,宽4.5-5毫米,先端锐尖或稍钝,无或有不明显的增厚,暗紫色,具狭窄的白色膜质边缘,边缘疏生缘毛;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于外层总苞片2-2.5倍,先端钝,无角状突起;舌状花黄色,边缘花舌片背面有紫色条纹。瘦果长椭圆形,麦秆黄色,长3-3.5毫米,上部有刺状突起,向下近平滑,顶端略突然缢缩成圆锥至圆柱形喙基,长0.5-1毫米;喙纤细,长约8-11毫米;冠毛污白色,长8毫米。花果期4-6月。

作者查看了存放在 PE 的 T. junpeianum Kitam. 的等模式标本(Sato,3495) ,发现由于该种在总苞片及瘦果等特征与东北蒲公英相同,而区别仅在于该种叶形略有差异,这是个体变异,故予归并。

生长环境

生于低海拔地区山野或山坡路旁。

分布范围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功效

性味归经:苦、甘,寒。入肝、胃二经。可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主治

用于乳痈、瘰疬、疔毒疮肿、风眼赤肿、咽喉肿痛、湿热及小便淋沥涩痛等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克。外用:适量。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