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phyllostachys 亚科 早园 竹种 雷竹
早园竹

早园竹,又称早竹、雷竹、燕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是一种优质高产笋用竹种。早园竹秆高6-8m,径2.5-5cm,中部节间长10-20cm,不匀称,常一侧肿胀,新秆深绿色,节紫褐色。在年平均温度15-17℃,最低温...

  • 中文学名早园竹
  • 拉丁文名Phyllostachys propinqua McClure
  • 别名沙竹、桂竹、雷竹
  • 二名法Phyllostachys propinqua
  • 被子植物门
  • 单子叶植物纲
  • 禾本目
  • 禾本科
  • 亚科竹亚科
  • 簕竹超族
  • 刚竹属
  • 分布区域中国河南、江苏、安徽、浙江、贵州、广西、湖北等省区,美国。

形态特征

竿高6米,粗3-4厘米,幼竿绿色(基部数节间常为暗紫带绿色)被以渐变厚的白粉,光滑无毛;中部节间长约20厘米,壁厚4毫米;竿环微隆起与箨环同高。箨鞘背面淡红褐色或黄褐色,另有颜色深浅不同的纵条纹,无毛,亦无白粉,上部两侧常先变干枯而呈草黄色,被紫褐色小斑点和斑块,尤以上部较密;无箨耳及鞘口繸毛;箨舌淡褐色,拱形,有时中部微隆起,边缘生短纤毛;箨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绿色,背面带紫褐色,平直,外翻。末级小枝具2或3叶;常无叶耳及鞘口繸毛;叶舌强烈隆起,先端拱形,被微纤毛;叶片披针形或带状披针形,长7-16厘米,宽1-2厘米。笋期4月上旬开始,出笋持续时间较长。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早园竹杆高叶茂,生长强壮,耐旱力抗寒性强,能耐短期摄氏零下20度低温;适应性强,轻碱地,沙土及低洼地均能生长,是华北园林栽培观赏的主要竹种。

分布范围

产河南、江苏、安徽、浙江、贵州、广西、湖北等省区。1928年由广西梧州西江引入美国。

栽培技术

栽培条件

1、园地选择:要求土壤疏松、透气、肥活,以土层深厚、透气、保水性能良好的乌沙土、沙质壤土为好。普通红壤、黄壤也适且栽培。盐碱土、石灰性土不适宜栽培,土壤深度要求50cm以上,PH值4.5-7.0左右,以微酸性或中性为宜,地下水位应在1m以上为宜。坡度在20°以下,海拔250m以下为好。早园竹喜湿润怕积水,喜光怕风,应种在背风向,光照充足的东南坡、南坡。

2、母竹选择:母竹选择1-2年生为好,因为这种母竹的竹鞭属壮鞭生活力强,侧芽饱满,根系发达,种植后容易长鞭生根。还要注意选择生长健壮、节间匀称、分枝较低、无病虫害、无开花枝的母竹。母竹不宜过粗或过细,一般胸径在8cm左右为宜,每墩1株,少数2株,带宿土8-10公斤。挖掘时注意留好鞭,来鞭10cm,去鞭15cm。保留枝5-7档,多余枝梢削掉,以减少水分蒸发。

栽植方法

早园竹造林除大伏天、冰冻天和竹笋生长期外均可种植,但以5月下旬-6月的梅季和9月桂花季为好。定植密度一般2.5m×3m或3 m×3m,每亩70-90株。有坡度的造林地,按等高线种植或筑成梯田,挖80cm×50cm×40cm定植穴,穴底要平整,表土放在一边,先在穴内放10公斤左右经过腐烂的厩肥或1公斤左右菜饼,用10厘米细泥盖住肥料后再种上竹苗,先复表土,再复心土;也可暂不施底肥,先种上竹,到次年母竹成活后再施肥料。切忌在穴内施较多的尿素、复合肥及浓畜肥,否则要造成母竹肥害,影响造林成活率。种竹宜浅不宜深,可比原来略深,一般以竹鞭在土中20-24cm为好,母竹种植后,如遇降水不足,应适当浇水,尽量不使竹叶失水。

抚育管理

(一)幼林期竹抚育以保证成活和促进生长为主,措施是:

1、留笋养竹。造林后头一、二年,要留笋养竹为主,一般每条鞭留种笋1株,一株母竹留种笋2-3株,第三年后,可先挖一部分笋,后再留养比母竹多2-3倍的粗壮种笋,以促使郁闭成林。同时,对新竹要进行适当钩梢,留枝10-15档,以提高抗风雪灾害能力。

2、合理施肥。新造林地肥力差,要做到合理施肥,头2-3年,可在母竹和新竹周围块状施肥,每墩施腐熟过的畜肥10-15公斤或饼肥1-2公斤,如果天气干旱,可施2-5%浓度水肥,施肥时间、次数与成林竹地施肥一样。

3、抚育套种。新造林立竹稀疏,土壤板结,阳光充足,易蔓生杂草,争夺养分,应及时松土除草,保持林地疏松、湿润、无杂草,以利新竹生长。为了降低造林成本,增加副业收入,头二年还可在林地空间套种农作物,实行以短养长,以耕代扶,但套种作物最好选择能固氨的豆科植物或生长期短、施肥量多的植物,如黄豆、碗豆、马铃薯、油菜、西瓜、花生、蔬菜等。不要套种秸秆高、藤茎长、耗肥多的玉米、南瓜、蕃茄、芝麻等,尤其套种芝麻,会引起竹鞭腐烂。

4、抗旱和排水。新造林鞭根较少,竹秆较嫩,抗旱能力较差,造林后当年夏秋季要注意保护竹秆,浇水抗旱,以提高新造林的成活率。到了春雨连绵季节,竹地积水过多,又要注意开沟排水,防止地下竹笋和鞭、根腐烂。

(二)成年林须采取以下七条培育措施,才能达到竹笋优质高产的目的:

1、掘地加泥,松土除草。一般情况下,每年需掘地二次松土除草二次。第一次掘地应在5月中旬-6月上旬进行,掘地前先砍除4年以上老竹及全开花竹,重施有机肥和化肥,垦复深达30cm;第二次掘地应在9月份进行,这次掘地不宜太深,一般10-15cm,同时增施一次有机肥和磷钾肥。对土层不深、肥力不高、砂性或粘性过重的竹地,每年秋冬初要加3cm左右客土,以改良土壤肥力,水网平原地区在秋冬季节,可捻挑一次河泥,但加土和捻泥都不能太厚。

2、氮、磷、钾合理配方,实行科学施肥。根据实际调查和有关资料分析,笋用竹林氮、磷、钾合理配方为5:2:3。早园竹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副,合理搭配,一般一年要施4次肥,即1月中旬施笋前肥,2-3月上旬施笋期肥,5月下旬-6月施行鞭肥,9-10月施孕笋肥。

3、开沟排水,浇水抗旱。早园竹地下竹鞭生长既怕积水,又忌过干,因此每年秋末冬初,如久晴不雨,气候干燥,就要浇水抗旱,促进笋芽分化、膨大。梅雨和秋雨季节,如雨水过多,竹地过湿,要事先开沟排水,平坦竹地,一般每隔4-6m开一条排水沟,山坡竹地,每隔4-8 m开设水平避水沟。

4、适时挖笋,留好种笋。竹笋出土盛期(3月中旬-4月中旬),应根据竹地出笋迟早选择最佳的留养种笋时间。要选择笋体粗壮,分布均匀的“乌桩头”留作种笋,并插上标记。一般每亩留养新竹250-300株为宜,且每年留养种竹数量不宜忽多忽少。

5、挖除老竹,保持合理的竹林结构。早园竹的立竹量一般每亩700-1000株,理想的年龄结构:1-2年竹各占30%,3年竹占30%,4年竹占10%,无5年生以上老竹。挖除老竹的数量与留养新竹数量基本相等,立竹偏高的竹林,要多挖除一些老竹,偏低的竹林,要少挖除一些老竹。

6、适时钩捎,合理留枝。钩捎一般在6月中旬-7月上旬进行,一般钩捎后留枝10-15档。

病害防治

蚜虫

俗称腻虫、油虫,以春、夏季危害为重。 1、保持竹林合理密度,增强林间通风透光。 2、早春,用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3、注意保护瓢虫、草蛉等天敌昆虫。

竹螟

俗称卷叶虫,一般在5-7月发生危害,6月中旬为危害高峰期。 1、5-7月,用黑光灯诱杀成虫(蛾子)。 2、6月份,用20%杀灭菊脂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3、秋冬季(10-12月),进行林地垦复,击毙幼虫或土茧。

竹小蜂

俗称炮仗虫,受害小枝节间膨大,5-9月为危害期。 1、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松土施肥。 2、5月上、中旬,用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喷雾防治成虫。 3、幼虫初期(5月中旬—6月),用40%氧化乐果兑水10倍竹腔注射,每株约2毫升。

金针虫

俗称铁丝虫,是为害早园笋的主要地下害虫,土温达15℃左右时害虫活动为害,3-4月为危害高峰期。 1、人工挖退笋时将害虫直接杀死。 2、危害严重的竹林,在笋期过后(4月下旬),用90%敌百虫400-500倍液喷浇或用5%辛硫磷颗粒剂按每亩2-2.5公斤均匀翻入土层15厘米左右。

竹丛枝病

俗称竹扫帚病、雀巢病,发病枝不断长出侧枝形似扫帚或鸟巢。 1、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松土施肥,提高抗病力。 2、清理林地,砍除重病竹。 3、4月之前,剪除林内所有丛枝并烧毁。

竹秆锈病

多发生在竹秆中下部或基部,夏季、冬季病部产生黄色的病菌。 1、加强抚育管理,保持合理立竹量。 2、冬季,清除林内重病竹。 3、3月底之前,人工刮除黄色病菌及其周围部分竹清,注意不跳刀、不遗留。

繁殖方法

母株繁殖。

主要价值

景观价值

早园竹,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早园竹姿态优美,生命力强,在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天津、河南、北京等省市引种表现良好。其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早园竹可广泛用于,公园、庭院、厂区等。也用于绿化边坡、河畔、山石。早园竹成本较低,而绿化效果好,栽植当年即可体现非常好的观赏价值。深受各地景观工程的喜爱。

食用价值

竹笋味道鲜美、产量高、出笋时间早,亦为优良笋用竹。

其他价值

竹材可劈篾供编织,整竿宜作柄材、晒衣竿等。

植物文化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竹文化的发祥地,从殷商时代就跨入了“竹子文明”的时代。中国人民种竹、用竹、爱竹、咏竹、画竹之风长盛不衰,绵延数千年。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深入研究中国科学发展史后也认为,东亚文明就是“竹子文明”。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中,竹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亭亭玉立的竹子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集坚贞、刚毅、挺拔、清幽于一身。人们把竹子的生物学特征总结升华成了做人的品 格和情操。自古以来人们不仅喜欢竹子的外形,更爱竹子的内涵。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赋予许多生物以人的灵性,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喻为“四君子”。

谦虚谨慎是竹的品格,坚韧不屈是竹的气节,无私奉献是竹的风骨,高风亮节是竹的灵魂。

在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进程中,几乎处处打上了竹的烙印,处处都可以见到竹子的踪迹,从而构筑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竹文化。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