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带根 归经 短瓣 石竹科 舒筋活络
短瓣花

短瓣花,中药名。为石竹科植物短瓣花Brachystemma calycinum D.Do的带根全草。分布于云南和四川。具有清热解毒,舒筋活络之功效。根常用于白喉,月经不调,病后虚弱,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茎、叶外用适用于手足痉...

  • 中文学名短瓣花
  • 别名短瓣石竹、僮仁局、小儿新光、扣仁荡、生烟叶、松筋藤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中央种子目
  • 石竹科
  • 短瓣花属
  • 短瓣花
  • 分布区域云南和四川

入药部位

带根全草。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归脾、胃、肝、肾经。

功效

清热解毒,舒筋活络。

主治

根:适用于白喉,月经不调,病后虚弱,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茎、叶:外用适用于手足痉挛,骨折。

用法用量

根:25-60g。茎叶:外用适量水煎外洗或捣烂外敷。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铺散或上升,长达6米,微显4棱,无毛或上部被疏柔毛,皮易碎裂。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3.5-7.5厘米,宽1-1.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渐狭成柄状,两面无毛或被疏柔毛;叶柄长3-6毫米。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大型;苞片草质,披针形,被柔毛和缘毛;花梗细,长2-5毫米;萼片狭卵形,近膜质,半透明,长约5毫米,顶端钝尖;花瓣白色,披针形,全缘,长为萼片的1/2-2/3;雄蕊短,不外露;子房球形,无毛,花柱2,线形。蒴果球形,直径约2.5毫米,短于宿存萼;种子肾状球形,长、宽约1.5毫米,具凸起。花期4-7月,果期8-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路边、田间、坡地灌木丛中。分布于云南和四川。

相关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株:味甘,性平。有清热解毒,舒筋活络的功能。根用于白喉,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病后虚弱等症。茎叶水煎外洗或捣烂外敷,治手足痉挛及骨折。”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