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互生 厘米 垂花 蝎尾蕉 鹤望兰
垂花蝎尾蕉

  垂花蝎尾蕉,为多年生丛生常绿草本植物。株形似香蕉,高150~250厘米。地下具根茎,地上假茎细长,墨绿色,具紫褐色斑纹。 中文学名垂花蝎尾蕉 别名白花鹤望兰,尼古拉鹤望兰,扇蕉 科芭蕉科 属鹤望兰属 分...

  • 中文学名垂花蝎尾蕉
  • 别名白花鹤望兰,尼古拉鹤望兰,扇蕉
  • 芭蕉科
  • 鹤望兰属
  • 分布区域我国台湾、广东有引种。

形态特征

为多年生丛生常绿草本植物。株形似香蕉,高150~250厘米。地下具根茎,地上假茎细长,墨绿色,具紫褐色斑纹。叶互生,直立,狭披针形或带状阔披针形,长90~120厘米,宽15~26厘米,革质,有光泽,深绿色,全缘。顶生穗状花序最具特色,下垂,花序长40~70厘米,有时可达1~1.5米,木质的苞片互生,呈二列互生排列成串,15~25枚,船形,基部深红色,近顶端1/3为金黄色,边缘有黄绿色相间斑纹,观赏价值极高。舌状花两性,米黄色,单花期长达20天,花期5~10月。本属植物原生种有200多种,加上各种变种、园艺栽培种、杂交种等,数量在400种以上,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中垂花蝎尾蕉是蝎尾蕉属植物中花色最艳丽、造型最独特、最引人注目、目前也是最被人们所熟悉的蝎尾蕉种类之一。

生长环境

性喜高温、高湿和光照充足的环境,但耐半阴。喜富含有机质的肥沃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耐瘠薄,忌干旱,畏寒冷,生长适温为18~30℃。

分布范围

原产美洲热带地区阿根廷至秘鲁一带,是我国最早引入栽培的蝎尾蕉属植物之一。台湾、广州华南植物园1986年5月引种栽培,现华南地区生长良好。

主要价值

由于其花序长而下垂,苞片短阔且排列较紧密,花姿奇特,花色艳丽,是高级垂吊切花材料,在散射光的条件下可观赏10天以上。地栽时适宜布置庭院,宾馆、池旁、墙脚等地,每一花序3天开出一朵花,整个观花期可达4~5个月。另外,由于其花形似鸟喙状,又似五彩缤纷的鞭炮,因而在东南亚一带极受人们的欢迎,特别是在春节,华人喜欢将其挂在门上,增添喜庆色彩。

繁殖方法

繁殖栽培 可采用播种、分株和组织培养法进行繁殖。垂花蝎尾蕉在我国种植时,由于积温不够,一般不结种子,但在热带原产地种植时能结实。采用种子繁殖时,发芽温度为25~28℃,播后约20天发芽,实生苗需种植2~3年才能开花。采用分株繁殖时,一般在春季进行。在母株旁挖取四周尚未开花的健壮植株或新芽,每蔸1~3株,分栽移植。刚移栽时要注意遮荫,否则易发生日灼病。分株苗当年或第二年能开花。垂花蝎尾蕉的组织培养难度较大,其外植体去污较难,增殖分化速度也较慢。在特殊去污程序后接种到MS+6-BA 10mg/L+NAA 0.5mg/L+Vit C 150mg/L培养基中,15天左右芽伸长,经二次继代培养约60天后有丛生芽长出;将丛生芽继代在MS+6-BA10mg/L+NAA 0.5mg/L培养基中进行芽的增殖,增殖系数为3左右;生根前在MS+6-BA2.0mg/L+NAA 0.52mg/L培养基上壮芽;然后将长2~3厘米的芽再转移到MS+IBA 2.0mg/L+NAA 0.5mg/L培养基中生根,生根率可达100%。移栽后保持足够的空气湿度和通风,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8%以上 。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