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草本沉水或在沼泽匍匐,全体无毛。茎长20~50厘米以上,粗2~4毫米,分枝,在节上生不定根。叶在茎上等距地排列,有长柄;叶片浮于水面,心状肾形或心形,长1~2厘米,宽1.5~2.4厘米,顶端圆形,基部深心形,边缘全缘或带波形,或在中部以下具浅圆齿;叶柄长2.5~7厘米,基部稍变宽。
单歧聚伞花序生茎或分枝顶端,通常由3~5朵花组成,有时含2朵花;花小,直径约5毫米;萼片5,白色或带粉红色,倒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顶端圆形;雄蕊长约2毫米,花药椭圆形,长约0.5毫米,花丝狭线形;心皮(10~)20~30,无柄,有极短的花柱。
蓇葖长约5毫米,狭椭圆形,无柄,具极短的喙,喙长不到0.2毫米;种子椭圆球形,长约0.7毫米,近光滑。7月开花。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及内蒙古东北部。生湿草甸水中。在苏联西伯利亚地区、蒙古及北美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性味归经:辛、微苦,凉。脾,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中暑,尿路感染;外用治烧烫伤,毒蛇咬伤。
药理作用
驴蹄草所含三萜皂甙能使政党大鼠血中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总蛋白减少,清蛋白无改变,球蛋白下降,血糖升高。此外,还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明显抑制大鼠甲醛性足跖肿胀,而其甙元之一的刘墩果酸抗炎作用则较弱。
化学成分
全草紫堇块茎碱(corytuber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烟碱(nicotine),驴蹄草内酯(caltholide),表驴蹄草内酯(epiacltholide),4α-羟甲基驴蹄草内酯(palustrolide),常春藤皂甙元(heteragenin),常春藤酸(hederagenicacid),16,17-二羟基贝壳杉烷-19-酸(16,17-dihydroxykauran-19-o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东莨菪素(scopoletin),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等。常春皂甙元-3-阿拉伯糖甙(hederagenin-3-O-α-L-arabinopyranoside),齐墩果酸-3-鼠李糖阿拉伯糖甙(oleanolicacid-3-O-α-L-rhamnopyranosyl-α-Larabinopyranoside),常春藤撕皂甙元-3-鼠李糖阿拉伯糖甙(hederagenin-3-O-α-Lrhamnopyranosyl-α-L-arabinopyranoside),3-O-二去氢叶黄素(3-O-didehydrolutein),3-表叶黄素(3-epilutein),α-隐黄质(α-cryptoxanthin)。叶含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原阿片碱(protopine)。根含嚏根草碱(veratrin),嚏根草毒素(hellebo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