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平卧,自基部分枝,长15-40厘米,具纵棱,沿棱具小突起,通常小枝的节间比叶片短。叶狭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0.5-1.5厘米,宽2-4毫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狭楔形,两面无毛,侧脉不明显;叶柄极短或近无柄;托叶鞘膜质,白色,透明,长2.5-3毫米,顶端撕裂。
花3-6朵,簇生于叶腋,遍布于全植株;苞片膜质;花梗中部具关节,比苞片短;花被5深裂;花被片长椭圆形,绿色,背部稍隆起,边缘白色或淡红色,长1-1.5毫米;雄蕊5,花丝基部稍扩展,比花被短;花柱3,稀2,极短,柱头头状。
瘦果宽卵形,具3锐棱或双凸镜状,长1.5-2毫米,黑褐色,平滑,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5-8个月,果期6-9月。
生长范围
生长于田边、路旁、水边湿地,海拔30-2200米。
分布范围
除西藏外,分布广遍全国。日本、印度、大洋洲、欧洲及非洲也有。
主要价值
来源
习见蓼的全草。
功效
利水通淋,化浊杀虫。
功能主治
用于恶疮疥癣,淋浊,蛔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