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三角 山脚 灌丛 石地 荨麻
三角叶荨麻

生于海拔2 500-3 700米山谷湿润处或半阴山坡灌丛路旁、房侧,半阴坡山谷, 干旱河谷灌丛中, 灌丛中, 河谷石地, 河谷云杉林缘, 河滩石地, 林中, 路边, 山脚, 山脚沟底 , 山脚石地, 山坡草甸, 山坡灌丛...

  • 中文学名三角荨麻
  • 拉丁文名Vrtica triangularis Hand-Mazz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荨麻目
  • 荨麻科
  • 荨麻族
  • 荨麻属
  • 三角叶荨麻
  • 分布区域甘肃省, 青海省, 四川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达1厘米。茎高60-150厘米,四棱形,带淡紫色,疏生刺 毛和细糙毛,中下部常分枝,上部几乎不分枝。叶狭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长2.5-11 厘米,宽15厘米,上部的叶呈条形,宽4-10毫米,先端锐尖,基部近截形至浅心形, 边缘具近规则的7-12枚粗牙齿或锐裂的锯齿,有时下部的齿为重锯齿,上面疏生刺毛 和细糙伏毛,下面疏生刺毛和短柔毛,钟乳体点状,尤在上面明显,基出脉3条,其侧 出的一对常只达中部以下的齿尖,侧脉2-4对;叶柄长1-5厘米,自下而上缩短,生 稍密的刺毛和细糙毛;托叶每节4枚,在叶柄间离生,近膜质,条状披针形,长(2 ) 5-10毫米,被微柔毛。花雌雄同株,雄花序圆锥状,生下部叶腋,开展;雌花序近穗状, 在下部有少数短的分枝,生上部叶腋,直立或斜展,果序轴粗壮。雄

花具短梗或近无梗, 在芽时直径约1.5毫米,开放时径约2. 7毫米;花被片4,合生至中下部,裂片长圆状卵 形,退化雌蕊杯状,长约0.3毫米,具短柄,中央有柱头残余;雌花小,近无梗。瘦果 卵形,稍压扁,长约2毫米,熟时褐色,表面有带红色的疣点和不明显的疏微毛;宿存 花被片4,在下部约1/4处合生,被细糙毛和内面的花被片外面各有1-3根刺毛,内面 的花被片卵形,与果近等大,外面二枚卵形,比内面的短2-3倍。花期6-8月,果 期8-10月。

分布范围

分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主要价值

药用相关

【药 名】:三角叶荨麻

【来 源】:为蛇菰科植物三角叶荨麻的全草。

【功 效】:祛风除湿、镇疼解

毒。

【主 治】: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关节游走疼痛,屈伸不利,筋脉拘孪,肢体麻木不仁等症,高血压、小儿急惊风、慢惊风、荨麻疹、毒蛇咬伤等症。

【性味归经】:苦、辛,温。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克,或研末开水冲服。

【考 证】:始载于《中国经济植物志》。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