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根状茎细圆柱形,直径1.5-5毫米,匍匐。茎直立,高15-50厘米,有棱角。叶7-11(14)枚,互生,无柄或下部叶有极短的柄,叶片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长4-9厘米,宽1.5-4厘米,先端多少锐尖或钝头,基部钝,表面无毛,背面及边缘具短糙毛。
花序通常仅具1花,稀为具2或3花,花梗长7-15毫米,显著向下弯曲;花白色,顶端带绿色,筒状,长15-18毫米,花被片先端6浅裂,裂片长2毫米;雄蕊6,花丝长3毫米,插生于花被片2/3处,两侧稍扁,花丝上多少有粒状突起,花药3角状披针形,长约3-3.5毫米;子房倒卵状长圆形,长约4毫米,花柱长11-13毫米。
浆果球形,蓝黑色,直径约1厘米,有5-6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7-8月。本种和玉竹很近,区别点仅在于根状茎较细,叶下面具短糙毛和花序通常仅具l花。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800米至2,2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林下或山坡草地。
分布范围
分布在朝鲜、日本、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河北、山西、吉林、辽宁等地。
病虫防治
(1)黑斑病多于春夏秋发生,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收获时清园,消灭病残体;前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每7天1次,连续3次。
(2)蛴螬以幼虫为害,为害根部,咬断幼苗或咀食苗根,造成断苗或根部空洞,危害严重。防治方法:可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l%拌种;或在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