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neustanthus phaseoloides 三裂 野葛 长硬
三裂叶野葛

三裂叶野葛(学名:Neustanthus phaseoloides)?性状特征 草质藤本。茎纤细,被黄褐色开展长硬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基着,卵状披针形,小叶宽卵形、菱形或卵状菱形,全缘或3裂,上面绿色,被紧贴长硬毛,下...

  • 中文学名三裂叶野葛
  • 拉丁文名Neustanthus phaseoloides[1]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蔷薇目
  • 亚目蔷薇亚目
  • 豆科
  • 亚科蝶形花亚科
  • 草葛属[1] 
  • 三裂叶野葛
  • 分布区域广东、广西、云南、海南、浙江

形态特征

草质藤本。茎纤细,长2-4米,被褐黄色、开展的长硬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基着,卵状披针形,长3-5毫米;小托叶线形,长2-3毫米;小叶宽卵形、菱形或卵状菱形,顶生小叶较宽,长6-10厘米,宽4.5-9厘米,侧生的较小,偏斜,全缘或3裂,上面绿色,被紧贴的长硬毛,下面灰绿色,密被白色长硬毛。

总状花序单生,长8-15厘米或更长,中部以上有花;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长3-4毫米,被长硬毛;花具短梗,聚生于稍疏离的节上;萼钟状,长约6毫米,被紧贴的长硬毛,下部的裂齿与萼管等长而顶端呈刚毛状,其余的裂齿三角形,比萼管短;花冠浅蓝色或淡紫色,旗瓣近圆形,长8-12毫米,基部有小片状、直立的附属体及2枚内弯的耳,翼瓣倒卵状长椭圆形,稍较龙骨瓣为长,基部一侧有宽而圆的耳,具纤细而长的瓣柄,龙骨瓣镰刀状,顶端具短喙,基部截形,具瓣柄;子房线形,略被毛。

荚果近圆柱状,长5-8厘米,直径约4毫米,初时稍被紧贴的长硬毛,后近无毛,果瓣开裂后扭曲;种子长椭圆形,两端近截平,长4毫米。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丘陵的灌丛中。

分布范围

产中国云南、广东、海南、广西和浙江。印度、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亦有分布。

主要价值

用途

该种可作覆盖植物、饲料和绿肥作物。

药用

根、花:甘、辛,平。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发麻疹,解毒。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