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茎
茎有细纵条纹,空心,不分枝或上部有很少的短分枝。
叶
叶稀疏,茎下部叶线形,长6-10厘米,宽4-6毫米,顶端渐尖,基部抱茎,无柄,11-13脉;茎中部叶长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抱茎,21-27脉,叶缘有白色细边;上部叶狭卵形至卵形,叶顶端和背部常带紫色,顶端急尖或圆钝,有突尖头,基部深心形,29-35脉。
花
复伞形花序1-4,直径2-6厘米,花序梗粗壮;总苞片1-4,与上部叶同形而小,纸质,卵形或广卵形,不等大,顶端急尖或钝,基部圆形或浅心形,长4-10毫米,宽2-6毫米;伞辐(4)7-9,粗壮,不等长;小总苞片5,质薄,卵形或广卵形,长4-5.5毫米,宽2-4毫米,顶端急尖或渐尖,有小突尖头,基部广楔形,小总苞片长等于或略超过小伞形花序;小伞形花序直径6-9毫米,花18-24,花瓣黄色。
果
果实红棕色,卵圆形,长4-5毫米,宽2.5-3毫米,棱细;棱槽中油管3,合生面4。花期8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700米的林下。
分布范围
产云南西北部德钦县。
主要价值
【藏药】司惹色波:果实升胃温,健胃,理气,治胃寒,食滞,消化不良,“龙”病《藏本草》。
变种
本变种茎下部叶线形,较狭,叶基不收缩成柄而成鞘抱茎,上部叶卵形,基部深心形抱茎,可与其原种长茎柴胡B.longicauleWall.exDC.相区分。原种产印度,花紫色,茎下部叶披针形,长2-12厘米,宽0.5-1.5厘米,基部宽阔,抱茎。
化学成分
抱茎柴胡中分得14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1),异鼠李素(2).山柰素(3),山柰素-3,7-二-O-α-L-鼠李糖苷(4),山柰素-3-O-α-D-阿拉伯糖-7-O-α-L-鼠李糖苷(5),山柰素-7-O-α-L-鼠李糖苷(6),5,7,4'-三羟基-6,8-二-C-葡萄糖芹黄素苷(7),2,5-二甲基-7-羟基色原酮(8),rotundiosideE(9),saikosaponinK(10),柴胡皂苷b2(11),木糖醇(12),正二十九烷醇(13),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14).结论:14个化合物均为抱茎柴胡中首次发现,其中7,8,14为柴胡属内首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