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astragalus hendersonii 绒毛 黄耆
绒毛黄耆

绒毛黄耆(学名:Astragalus hendersonii Baker in Hook.)为豆科黄芪属的植物。分布于克什米尔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生长于海拔4,700米至5,000米的地区,多生在砾石山坡以及半固定沙坡。 中文...

  • 中文学名绒毛黄耆
  • 拉丁文名Astragalus hendersonii Baker in Hook.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豆目
  • 豆科
  • 黄芪属
  • 绒毛黄耆

形态特征

根状茎圆柱形,褐色,直径1-1.5毫米。

茎单一或2枝生于根状茎顶端,高3-5厘米,连同全株密被白色绒毛。

羽状复叶具11-17片小叶,长1.5-2厘米,宽10-11毫米,叶柄长6-7毫米;托叶宽卵形或近半长圆形,长1.5-2毫米,先端钝圆,下部合生,疏被白色绒毛;小叶近无柄,长圆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6毫米,宽1.5-2.5毫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楔形或钝形,密集或重叠。

花单一顶生或2朵孪生;苞片与托叶近同形;花梗长2-3毫米;花萼钟状,萼筒长2-4毫米,宽约2.5毫米,萼齿三角状披针形,长1.5-2.5毫米;花冠紫红色,旗瓣近扁圆形,长9-10毫米,宽8.5-9毫米,瓣片长7-7.5毫米,先端微缺,基部突然收狭,瓣柄长2.5-3毫米,翼瓣长9-9.5毫米,瓣片长圆形,长7-7.5毫米,宽3-3.5毫米,先端钝圆,瓣柄长3-3.5毫米,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瓣片近倒卵形,长7-7.5毫米,宽3.5-4毫米,瓣柄长3-3.5毫米;子房有短柄,柄长1.5-1.8毫米,柱头被簇毛。

荚果淡紫色,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5-22毫米,宽7-9毫米,被弯曲绒毛,果颈长约2毫米,不露出宿萼外。

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4700-5000米的砾石山坡或半固定沙坡。

分布范围

分布于青海东部(海晏)、南部(玉树、杂多),新疆西部(昆仑山北麓),西藏东部、南部至西部。

克什米尔地区也有分布。

模式标本采自我国西藏西部。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