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bigelovii heleniun 叶阔 堆心 心菊属
堆心菊

堆心菊 Heleniun bigelovii L.叶阔披针形,头状花序生于茎顶,舌状花柠檬黄色,花瓣阔,先端有缺刻,管状花黄绿色。花期7至10月,果熟期9月。 堆心菊属植物广泛分 布于美国南和东部。该植物对家畜有毒。民间 曾用...

  • 中文学名堆心菊
  • 拉丁文名Heleniun bigelovii
  • 别名翼锦鸡菊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菊目
  • 菊科
  • 堆心菊属
  • 堆心菊
  • 分布区域分布于美国及加拿大。

形态特征

堆心菊为菊科堆心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 60 厘米以上 , 叶像菊芋 ,叶阔披针形,头状花序生于茎顶,舌状花柠檬黄色,花瓣阔,先端有缺刻,管状花黄绿色。花期7至10月,果熟期9月。 草本植物 一二年生花卉 ,叶阔披针形,头状花序生于茎顶,舌状花柠檬黄色,花瓣阔,先端有缺刻,管状花黄绿色。

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60厘米,叶对生,像菊芋,叶阔披针形,头状花序生于茎顶,边缘小花,舌状花柠檬黄色,花瓣阔,先端有缺刻,管状花黄绿色。总苞片1-3层,花药上端有附片,基部全缘,钝,冠毛膜片状、芒状。花期7至10月,果熟期9月。

生长环境

性喜温暖向阳环境,抗寒耐旱,适生温度15℃至28℃,不择土壤,在田园土、砂壤土、微碱或微酸性土中均能生长。播种繁殖,一般8至9月阳畦育苗,翌春3月中旬移植,株行距15×20厘米。栽植前要翻整土地,加施基肥,例如豆饼、麻酱渣或鸡粪干。生长期每周浇水一次。花谢后及时修剪枯枝叶以促使花蕾形成。堆心菊在园林中多用于花坛镶边或布置花境,近几年用作地被,效果很好,金花绿叶显得生机勃勃。

生长习性:喜温暖向阳环境,抗寒耐旱,适生温度15℃至28℃,不择土壤。

习性 喜热、喜光,耐高温高湿也耐高温干燥。地栽株高30~35cm,冠幅50~70cm。适应性强,养护管理简单。播种繁殖,集束丸粒化种子206s/g。

分布范围

堆心菊原产北美,分布于美国及加拿大。

繁殖方法

种子点播在培养土,覆沙土约种子直径的两倍,约10-15天出苗。幼苗8-10枚真叶带土坨定植,株距40厘米;栽植后适时浇水,性耐寒,喜阳光充足,对土壤要求不严,栽培容易。

栽培技术

上盆 介质用草炭、蛭石(或珍珠岩)、田园土以1∶1∶1 的比例混合,pH值5.5~6.5,添加适量氮磷钾缓释肥。适宜温度19℃~30℃,可耐35℃高温,相对高温利于缩短生长周期。堆心菊喜日照充足和长日照,日照少于12 小时植株不长高甚至出现莲座化,需补光或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打破莲座化。除施底肥外,每周浇施1~2 次200ppm 的全元素复合肥。堆心菊分枝性好,一般不需要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必要时可用3000~5000ppm B9 控制株高,也利于延长观赏期。播种到开花出售需要12~14 周。

病害防治

病害较少,偶而可见粉霉病、茎腐病。可用65% 代森锌600~800 倍液、50% 速克灵1000~1200 倍液喷洒防治。常见虫害为蓟马、蚜虫,可分别施用氧化乐果、吡虫啉1000~1200 倍液防治。

主要价值

观赏特性:观花-秋,在园林中多作为花坛镶边或布置花境,用于地被效果也不错。

园林用途:|花境花卉|草坪及地被观花类 ,在园林中多作为花坛镶边或布置花境,用于地被效果也不错。

园林应用 堆心菊花色纯黄,花开不断,即使在炎热的夏季,观赏期也能长达3~4 个月,是炎热夏季花园地栽、容器组合栽植不可多得的花材。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