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植株
多年生草本,匍匐茎长30-50厘米,有柔毛。
叶
小叶片菱形、倒卵形或卵形,长1.5-2.5厘米,宽1-2厘米,先端圆钝,有时具凸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钝或锐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近无毛,下面疏生长柔毛,中间小叶有时具2-3深裂,有短柄;叶柄长1.5-3厘米,有柔毛;托叶披针形,长2-3毫米,有柔毛。
花
花直径5-15毫米;花梗长2-3厘米,疏生长柔毛;萼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毫米,先端渐尖,外面有长柔毛,具缘毛;副萼片三角状倒卵形,长3-7毫米,外面疏生长柔毛,先端有3-5锯齿;花瓣倒卵形,长2.5-5毫米,黄色,先端微凹或圆钝,无毛;花托在果期粉红色,无光泽,直径8-12毫米。
果
瘦果卵形,长4-6毫米,红色,具多数显明皱纹,无光泽。
花果期
花期5-7月,果期6-9月。
分布范围
产陕西、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
日本、朝鲜、印度、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药用
茎叶药用,捣烂治蛇咬、烫伤、疗疮等病。
园林
蛇莓在半阴处开花良好,花朵直径可达1厘米。花期4至10月,果期从5月开始也能持续到10月,用聚合果展示着乡野里的惊艳红色。
由于蛇莓不耐践踏,在封闭绿地可表现出很好的观赏效果。能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即使在坡度达到90°的直立坡上也能正常生长。
目前,蛇莓作为一种具有多项优良特性的地被植物,正在逐渐走向地被植物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