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chayuensis veronica 上部 婆婆 察隅
察隅婆婆纳

察隅婆婆纳(学名:Veronica chayuensis)为车前草科婆婆纳属下的一个种。产西藏(察隅、波密、聂拉木)和云南(贡山)。生海拔3500-4200米左右的山坡水边碎砾石堆、草丛中及林下。 中文学名察隅婆婆纳 拉丁文...

  • 中文学名察隅婆婆纳
  • 拉丁文名Veronica chayuensis
  • 二名法Veronica chayensis Hong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合瓣花亚纲
  • 管状花目
  • 玄参科
  • 亚科鼻花亚科
  • 婆婆纳族
  • 婆婆纳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4-6厘米。茎直立或上升,生有两列多细胞白色柔毛。叶对生,茎下部的小而疏离,常鳞片状,茎上部的大而较密集,茎中部的叶具短柄,两端的叶近无柄,叶片圆形至卵圆形,茎中下部的常全缘,茎上部的每边有3-5枚钝至急尖的锯齿,长10-15毫米,宽约10毫米,近于无毛。花1-3朵簇生上部叶腋,茎顶端不再发育,因而好象花序顶生;苞片宽条形,生睫毛;花梗长仅1-1.5毫米;花萼裂片条状椭圆形,花期长2.5毫米,果期达4毫米,疏生多细胞腺质睫毛;花冠白色,长4.5毫米,筒部长1毫米,内面无毛,前方裂片倒卵状椭圆形,侧2裂片倒卵形,后方裂片横地矩圆形,顶端近于平截状,宽达4毫米;雄蕊远短于花冠。蒴果几乎扁平,倒心状肾形,两侧浑圆,长3.5毫米,宽5毫米,上缘生腺质硬睫毛,花柱长1.8-2.3毫米。种子多颗。花期8月。

体态和花序的样子很象四川婆婆纳多毛亚种,但本种蒴果倒心状肾形,花序进一步退化、缩短,花1-3朵簇生叶腋,花梗基部留有苞片,苞片相对位置常有瘤状突起,这很可能是总状花序退化的痕迹。蒴果也很象唐古拉婆婆纳,但本种茎单生,花簇生,分明有别。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500-4200米左右的山坡水边碎砾石堆、草丛中及林下。

分布范围

产自西藏(察隅、波密、聂拉木)和云南(贡山)。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