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albidoflavus astragalus fu 黄白 黄耆
黄白黄耆

黄白黄耆(学名:Astragalus albidoflavus K. T. Fu in Bull.)是豆科黄芪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一般生于路旁。 中文学名黄白黄耆 拉丁文名Astragalus albidoflavus K. T. Fu...

  • 中文学名黄白黄耆
  • 拉丁文名Astragalus albidoflavus K. T. Fu in Bull.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蔷薇目
  • 亚目蔷薇亚目
  • 豆科
  • 亚科蝶形花亚科
  • 山羊豆族黄耆亚族
  • 黄耆属簇毛亚属

形态特征

茎平卧,长30-40厘米,疏生或散生褐色开展毛。

羽状复叶有7-15片小叶,长4-8厘米;叶柄长5-8毫米,连同叶轴疏被褐色开展毛;托叶狭三角形,长3-4毫米,先端渐尖,近无毛;小叶互生,近椭圆形或长圆形,长9-16毫米,宽3-6毫米,先端截形或微缺,有小凸尖头,基部钝形,上面无毛,下面疏被白色、半开展毛;小叶柄长约1毫米。

短总状花序生5-7花;总花梗长4.5-7厘米,连同花序轴疏被黑褐色开展毛;苞片线状钻形,长达10毫米,先端渐尖,近无毛或稍具缘毛;花梗长2.5-3毫米:小苞片细小,长约0.5毫米,疏被褐色柔毛;花萼钟状,长8-9毫米,被黑色有时混有白色较密毛,萼筒长约3毫米,萼齿长芒状,长5-6毫米,有褐色毛。

花冠黄白色,旗瓣宽倒卵形,长13-14毫米,瓣片长10-11毫米,宽9-10毫米,先端微缺,基部稍突然收狭,瓣柄长3-4毫米,翼瓣长11-12毫米,瓣片狭长圆形,长9-9.5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钝,基部耳内弯,瓣柄长3-5毫米,龙骨瓣长12-13毫米,瓣片狭倒卵状长圆形,长9-10毫米,宽3-3.5毫米,瓣柄长4-5毫米;子房被黑褐色毛,柄长3-3.5毫米,柱头被簇毛。

荚果不详。

花期8月。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于路旁。

分布范围

产自中国西藏东部(江达至觉雍,模式标本产地)。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