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灌木,高1-3米,枝初直立后蔓生,密生红褐色刺毛、腺毛和稀疏皮刺。小叶3枚,稀 5枚,卵形、宽卵形或菱形,稀椭圆形,长4-8(10)厘米,宽2-5(7)厘米,顶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上面或仅沿叶脉有伏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沿叶脉有刺毛、腺毛和稀疏小针刺,边缘具不整齐粗锯齿,常有缺刻,顶生小叶常浅裂;叶柄长3-6厘米,小叶柄长2-3厘米,侧生小叶近无柄,均被柔毛、红褐色刺毛、腺毛和稀疏皮刺;托叶线形,具柔毛和腺毛。花较少数,形成短总状花序,顶生或部分腋生;总花梗和花梗密被柔毛、刺毛和腺毛;花梗长5-15毫米;苞片披针形,具柔毛和腺毛;花直径6-10毫米;花萼外面密被柔毛、刺毛和腺毛;萼片披针形,顶端尾尖,长1-1.5厘米,在花果期均直立开展;花瓣直立,倒卵状匙形或近圆形,紫红色,基部具爪并有柔毛;雄蕊稍短于花柱;花柱比雄蕊稍长,子房无毛或微具柔毛。果实半球形,直径约1厘米,红色,无毛;核有明显皱纹与洼穴。花期5-6月,果期7-8月。
近种区别
该种和库页悬钩子区别在于后者花梗和花萼具针刺和腺毛;花白色;果实具绒毛。但本种花梗和花萼具刺毛、腺毛和小皮刺;花紫红色;果实无毛
生长环境
生低海拔至中海拔的林下、路旁或山沟谷底。日本、朝鲜、欧洲、北美也有分布。据文献和《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及《秦岭植物志》中记载,青海、江苏、湖北、湖南、贵州也有分布,但均未见到标本。
分布范围
产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山东、湖北、四川。青海、江苏、湖北、湖南、贵州也有分布,但均未见到标本。
主要价值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25-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