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fang nudicarpum zingiber 光果 厘米
光果姜

光果姜,拉丁学名Zingiber nudicarpum D. Fang。 中文学名光果姜 拉丁文名Zingiber nudicarpum D. Fang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藤黄目 科姜科 属姜属 种光果姜 目录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主...

  • 中文学名光果姜
  • 拉丁文名Zingiber nudicarpum D. Fang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藤黄目
  • 姜科
  • 姜属
  • 光果姜

形态特征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50~80米。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0~30厘米,宽4~6厘米,无柄。总花梗短,被鳞片状鞘,穗状花序长圆形,从根状茎上直接抽出,长8~15厘米;苞片密生,深红色,极为为美丽;花萼白色;花冠管长约1厘米,长披针形,顶端渐尖;唇瓣白色,有紫色斑纹。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和微酸性、肥沃的砂质壤土。较耐寒,冬季能耐0℃低温。

分布范围

分布于广西和海南。

主要价值

光果姜殷红的锥形花序形似红烛,光泽照人,花序上点缀着紫红色的小花,极为美丽,多盆栽用于室内观赏,也可在园林中种植。

繁殖方法

可采用分切根状茎繁殖。在春至夏季时结合换盆进行,换盆后保证每盆有3~5叶。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