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植株被压碎时,会产生很臭的气味,因此得名:“臭嚏根草”。跟青灰嚏根草相似,但复叶分为7-11片狭长小叶,线形。花径10-30mm,较小,萼片边缘紫红色。通常具有3个囊。
生长环境
多见于干燥之地及多岩石的森林。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较耐寒,忌干冷。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最佳。
分布范围
分布于地中海地区西部,向东至意大利。
相似种
圆叶嚏根草(H.cyclophyllus),分布在地中海东部地区,小叶较宽。
种属
大多数源于欧洲,分布从英国西部,西班牙和葡萄牙一直向地中海北岸东部一带,欧洲中部和罗马尼亚,乌克兰,土耳其北岸至高加索,大多集中于巴尔干半岛,一支叫做“铁筷子”的分布在中国西部陕、甘两省,另有一支H.vesicarius分布在在土耳其和叙利亚之间;还有分布在大西洋各群岛。这些种最后在欧洲通过人工杂交繁衍成了一个有近20个种,上百个园艺种的大家族。在中国,除了被称为铁筷子(Helleborusthibetanus)和东方铁筷子(Helleborustrientalis)的两个常见的原生种外,近年只少量引进了几个园艺种。
大约有20多个大种;许多种类都有强烈的毒性;
主要大品种有:
青灰嚏根草(H.lividus)
土耳其嚏根草(H.torquatus)
臭嚏根草(H.foetidus)叶片优美,花色灰绿,春季开花。
红紫嚏根草(H.purpurascens)花瓣紫色,花期为12月中旬。
齿叶嚏根草(H.argutifolius)又名科西嘉嚏根草,叶色常绿,花色淡绿,花期在冬季,植株可以安然越夏。
东方嚏根草(H.orientalis)花色多变,有纯白、苹果绿、浅粉色、杏黄色、深紫色以及浅黑色。花瓣中有深浅不同的暗红色斑点,花朵呈圆形或呈星状。
史腾嚏根草(H.xsternii)齿叶嚏根草和青灰嚏根草的杂交种。栽培简单,花簇状生长,花色浅绿,有粉色和紫色的晕。
黑嚏根草(H.niger)也称“圣诞玫瑰”,花朵低垂,它的始花期为1月,可持续到4月末。黑嚏根草与其它品种杂交,产生了许多优良的后代,例如‘LouisCobbett’品种,开花提前,花色变为粉红色,茎为暗红色;‘Potter''swheel’花朵直径达到了13cm,每个花瓣都很宽,5个花瓣重叠在一起,非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