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叶具 心叶山 无毛 柔毛 黑豆
心叶山黑豆

心叶山黑豆,豆科,山黑豆属,缠绕小藤本。常生于山坡阳处灌丛中。 中文学名心叶山黑豆 拉丁文名Dumasia cordifolia Benth. ex Baker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亚目蔷薇亚目 ...

  • 中文学名心叶山黑豆
  • 拉丁文名Dumasia cordifolia Benth. ex Baker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蔷薇目
  • 亚目蔷薇亚目
  • 豆科
  • 亚科蝶形花亚科
  • 菜豆族 大豆亚族
  • 山黑豆属

形态特征

茎纤细,长1-3米,幼时微被淡黄色短柔毛叶具羽状3小叶;托叶小,披针形,长1-2毫米;生于茎上部的叶具短柄或近无柄,生于下部的通常略长,有时长可达5.5厘米,极纤细,无毛或被短柔毛;小叶膜质,近心形或肾形,长1-3厘米,宽1.2-2.8厘米,先端近圆形而微凹,常有细凸尖,基部截形或微心形,两面无毛或下面主脉微被短柔毛,小脉纤细,网状,略可见;小托叶小,刚毛状;小叶柄极短,微被毛。总状花序腋生,纤细,长约2-7厘米,微被毛或无毛,有花2至数朵;花梗纤细;花萼膜质,先端斜截形,无毛,长约5毫米;花冠淡黄色,长约1.2-1.5厘米,各瓣均具瓣柄,旗瓣倒卵形,基部具2钝耳,内面基部具2胼胝体,翼瓣与龙骨瓣等长;雄蕊二体;子房无毛,具子房柄,花柱上部增大,扁平。柱头头状。荚果倒披针形至长椭圆形,略弯,长约3厘米,宽4-6毫米,具短果颈,裂片卷曲或平展;种子3-5颗,肾形,棕黑色,长约3毫米。花期8-9月,果期10-12月。

生长环境

常生长于海拔1200-2800米的山坡阳处灌丛中。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产自云南、西藏(察隅)、四川南部

国外分布:印度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细木香功效为根治食积不化,气撑腹胀,发热不退,久婚不育《哀牢》。

根功效为止咳化痰。用于咳嗽痰多。

参考文献

心叶山黑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DumasiacordifoliaBenth.exBakerinHook.f.Fl.Brit.Ind.2:183.1876;Hernsl.inHook.Ic.Pl.27:2627.1900;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647.1955;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490.图2710.1972.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