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antrophyoides christ neottopteris 狭翅巢 鳞片
狭翅巢蕨

狭翅巢蕨(学名:Neottopteris antrophyoides (Christ) Ching)植株高30-50厘米。草本植物,根状茎直立,粗短,木质,褐色,先端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产湖南西南部 中文学名狭翅巢蕨 拉丁文名Neottopteris an...

  • 中文学名狭翅巢蕨
  • 拉丁文名Neottopteris antrophyoides (Christ) Ching
  • 蕨类植物门
  • 亚门真蕨亚门
  • 薄囊蕨纲
  • 水龙骨目
  • 铁角蕨科
  • 巢蕨属
  • 狭翅巢蕨
  • 分布区域湖南西南部、广东西北部等

形态特征

植株高30-50厘米。根状茎直立,粗短,木质,粗约2厘米,褐色,先端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6-9毫米,渐尖头,全缘,褐棕色,膜质。叶簇生;叶柄极短或近无柄,粗3-5毫米,禾秆色,草质,干后上下两面扁平,表面不平滑,上面皱缩成小纵沟,两侧有阔翅几达基部,基部以上5厘米处的翅宽1-1.5厘米,基部密被褐棕色的披针形鳞片,向上光滑;叶片倒披针形,长25-50厘米,先端急狭为短尾状,上部1/4处最宽,为4.5-6.5(-8)厘米,向下急剧变狭而长下延,叶边全缘并有软骨质的狭边,干后略反卷。主脉两面均平坦,稍皱缩成小纵沟,禾秆色,先毛;小脉两面均略可见,斜展,单一或分叉,平行,相距约1毫米。叶近革质,干后棕绿色或暗绿色,两面均无毛。孢子囊群线形,长1.5-2.5厘米,生于小脉的上侧,由小脉下部外行达1/2-2/3,彼此以宽的间隔分开,叶片中部以下不育;囊群盖线形,浅棕色,膜质,全缘,宿存。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00-1300米的石灰岩岩壁上或山沟密林中树干上。

分布范围

产于湖南西南部(新宁)、广东西北部(连县)、广西(南宁、上金、阳朔、忻城、龙津、凌云)、云南东南部和南部(河口、砚山)、贵州南部(罗甸、荔波、安龙、平舟)。越南及老挝也有分布。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