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根
根圆柱形,粗壮,根颈分叉,存留有褐色枯萎叶鞘。
茎
茎细.坚硬,通常2—3,稀单一,植株成熟时带紫红色,从中上部分枝成圆锥状,下部枝互生,上部枝轮生。
叶
基生叶有长柄,叶柄基部具叶鞘;叶片轮廓为宽三角形,三出多回(3—4)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达3厘米,宽1—2毫米,全缘或深裂,叶绿色,光滑无毛,早枯萎;茎生叶向上简化,变小,叶鞘披针形,革质。
花
复伞形花序生于茎枝顶端,直径4—9厘米,无总苞片;伞辐10—20,近等长;中央花序有短梗,侧生花序通常2—4,有时无或单一,花序梗长,超出中央花序;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小总苞片5,披针形,不脱落;萼齿小,三角形,花瓣椭圆形,顶端向内弯曲,长1毫米,花柱基扁圆锥形,花柱延长,柱头增粗。
果实
分生果椭圆形,背腹扁压,长3毫米,宽5毫米,背棱丝状,侧棱呈狭翅状;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6月,果期7月。
分布范围
产新疆(塔城和阿勒泰地区)。生长于山地草坡和灌丛中。苏联西西伯利亚地区和哈萨克斯坦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阿尔泰山。
主要价值
【药名】:准噶尔阿魏
【拼音】:ZHUNGEERAWEI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伞形科阿魏属植物准噶尔阿魏的全株。
【功效】:消积杀虫。
【主治】:用于虫积、腹部肿块、肝脾肿大、胃脘腹冷痛等症。
【性味归经】:辛,微温。肝、脾、胃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一25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产于新疆。
【拉丁名】:准噶尔阿魏FevulasongorieaPall
【考证】: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