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乔木,高8-15米,胸径50厘米;树皮灰色,裂成鳞状块片脱落;一年生枝较粗,淡黄色或微带褐色,无毛,二、三年生枝灰色或淡黄灰色,老枝灰色或暗灰色;冬芽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圆形,微有树脂,芽鳞淡紫褐色,排列紧密,小枝基部宿存芽鳞的先端紧贴小枝,不斜展。小枝上面之叶向上伸展,两侧及下面之叶向上弯伸,四棱状条形,两侧扁,横级面纵斜方形(即高度大于宽度),或近方形(高度与宽度几相等),常弯曲,长1.5-2.5厘米,宽约2毫米,先端锐尖,四边有气孔线,上面每边5-7条,下面每边4条。球果矩圆状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长8-14厘米,径宽5-6.5厘米,通常两端窄缩,或近基部微宽,成熟前绿色,有树脂,成熟时淡褐色或褐色,稀带黄绿色;种鳞宽大,宽倒卵状五角形,斜方状卵形或倒三角状宽卵形,先端宽圆或微成三角状,边缘薄,有细缺齿或近全缘,中部种鳞长约2.7厘米,宽2.7-3厘米;苞鳞短小,长约5毫米;种子倒卵圆形,长5-6毫米,宽约3.5毫米,种翅宽大,倒卵状,上部宽圆,宽约1厘米,连同种子长约1.6厘米。
生长习性
分布区的气候是冬春干冷,是夏凉,秋季多雨,湿度大,年平均温10- 12℃,年降水量700-900毫米。多生于海拔1300-2200米间的山坡针阔混交林中。土壤为山地棕壤,微酸性反应。稍喜光,根系发达,在湿度较大、空气湿润、土壤水分充足的林中,天然更新良好。
地理分布
产于湖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天水及白龙江流域海拔1300-2000米地带。
栽培技术
对大果青扦的栽培应选择优良种源。大果青扦树龄40年左右开始结实,种子9月底成熟,在球果开裂前采种,出籽率3-5%,发芽率20-45%,种子应在密封低温条件下贮存。圃地应选择低海拔、 或半阳坡有排灌条件的轮作地,于4月播种。一般5年生幼苗可出圃造林。
云杉属种子休眠习性不一致,有的需要短期低温层积,一般经过45度始温浸种24小时消毒催芽后播种即可。云杉种子发芽的有效温度为8度,适宜早春播种。由于苗木自然死亡率较高,适当密播,撒播,每亩播种量7-9公斤,拌沙覆土0.3-0.6厘米,盖草或薄膜,播种后7-15天幼苗出土。幼苗对干燥的抵抗力弱,耐阴湿,应经常浇水以保持湿润,对阳光抵抗力弱,接草后应架设荫棚,以避免日灼危害。苗木生长缓慢,一般当年不进行间苗。幼树期易受晚霜为害,故多设荫棚、栽植在高大苗木下方,冬季进行保护防御。云杉不易移植,多采取带土移植,移植时应仔细操作,减少对根系和枝叶的伤害,以提高成活率。云杉生长速度缓慢,10年内高生长量较低,后期生长速度逐渐加快,且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旺盛的生长。栽培过程中需要通过养护保持云杉的良好树形,形成树形端正,呈圆锥形,枝叶茂密、上有顶枝、下枝能长期生存,不露树脚的形态。